90天无戒写作成长训练营

小丫

2019-02-23  本文已影响2人  花香_ca9c

“老姐,真羡慕你。有份稳定的工作。”小丫悠悠地说。

我边忙着给她做菜,边和她聊天。

“老姐,我干点啥?“

“你快进屋休息一会吧,坐了半天车。”

"我不累,习惯了。"

小丫

从外地回来,都没有来得及回家就跑到我妈家,看望她大姨。抬头看着小丫略带疲惫的脸,陷入了沉思,小丫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信心满满乐观开朗才是她的常态。这是咋回事?遇着啥事了。“

小丫是我二姨家的孩子。我们习惯了这样叫她。

小时候我家下放到农村。家里大人一忙,就把我送到二姨家。我和小丫的哥哥年龄相仿,我俩在一起玩,不带她。因为她太小,跑起来老是慢腾腾,拽着她她还老是摔跤,让人不爽。

可她总是跟在我们身后,摔倒就咧咧哭,没完没了。烦人死了。长大后说起往事,还禁不住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眼泪汪汪,“哥哥要是活着,我就不用这样累了。”我拍拍她后背,眼睛也蒙上了雾。

一天早晨,她给我打电话,说,大约十点半到你那儿,大姨在家吧?

我去妈家等你。给你做好吃的。

老姐,我爱吃你做的鱼。可我现在心里油腻腻,做点清淡的吧。

好,我去买。

小丫

16年,老姨、三姨、舅妈来我们这儿看望她们姐姐。

小丫那是忙里忙外带着游玩,尝遍她们那地方的特产小吃,逛商场每人一套时尚衣服,把亲人招待的面面俱到,哄得眉开眼笑。

三姨说,“小丫真能干,那饭店开得老红火了,有许多客人都是冲着她来的,哎她就是能笼络人。看着她,人家就感觉热乎乎的。都爱上她饭店吃饭。”

“嗯,她那小嘴就是会说。”老姨附和说。

她们从二姨那里,来到妈妈家。坐在床上聊着天。

我听着,忙着,心想如果那年,我在坚持下,就是另外一种境遇。唉,没办法,就让这个工作给耽误了。

“老姐,你想啥呢?"

“没啥,还不是想你能干。让人赞赏佩服,我是羡慕、羡慕、爱啊!"

“可别这样说。为了开这个店,我爸到现在都不爱理我,说我瞎折腾。”

"对了,你这个店怎么样?"

“现在刚开始,有点难。"

我忽然想起来,妈曾跟我说,上次来这儿的钱,还是二姨给她的。看样子,这个生意不好做啊!

“饭店开得好好的,你又兼职保险。为何转行做这个?这个行业能行吗?“

“我做了调查,最重要的是餐饮业做得时间太长了,厌烦了油烟味和形形色色的丑态。还有周围又新开了几家饭店。想做点别的行业尝试下。“小丫夹块藕片吃起来。慢慢嚼着,细细品味着菜香好似还有别的滋味。

她接着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身体也越发注重保健保养,我想假以时日,大家观念转变了,大家就会认识到预防的重要,而不在是‘小病挺,大病等'的状态。“

"老姐最懂我,这几个菜都是我爱吃的。"

"好,爱吃就多吃点。"

小丫

小丫,家住农村。初中没毕业,就与朋友蹲市场,先卖小百,接着捣服装。后在饭店打工时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

“我不能下地干农活,我害怕虫子,那毛乎乎,一看见我就浑身发麻。睡觉都能吓醒好几回"有点意思,虫子有啥怕的,我都敢抓,但长虫(蛇)另说。我想。

"我不能干,行吗?(他指她老公刘军’)他也支不起门户啊?就能炒菜,现在胖得那样,二百多斤啊!血压又高,双方老人,孩子,房子哪也离不开钱呢。"

我去过她家,在县城有一处门市房。用于开饭店。有一处用于居住。和婆婆公公在一起。孩子在省城念书,花销不小。四年前又在她家附近给她父母买了套楼。

"你胆够大的,没钱贷款那么多,就敢把摊铺得那样大。"

“我心里有底,这个门市房值点钱,无论是以前的饭店还是现在的养生馆,都没有房租,这样成本就降低了。但有时候真得有点决心、魄力,瞻前顾后,时机稍纵既失,后悔拍腿与事无补啊"听着好像很有道理,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能力抓住机会。我想说。

04年,一次意外,小丫哥哥去世了。晚年丧子,二姨一下子崩溃了,魔怔了,总是念叼着儿子,总是磨叨命咋这样苦。一天除了哭,还是哭。

小丫那时在乡镇开个小饭店,生活过得去,还有她哥在镇上工作,是个实权人物,每次都带人来去她饭店吃喝。

有次去她家串门,很晚了,还有开车路过的司机敲窗玻璃吃饭。她赶紧爬起来,招待客人。她总说,上帝来了,哪敢怠慢。这是给我们送钱来了。

她饭店做的锅烙远近闻名,有许多吃货都是慕名而来,以饱口福。

因她居住的地方只是一个小镇,客流量本来不多,再加上遇上哥哥意外去世,小丫也想换换地方。

为了让二姨离开那个伤心地,也为了帮小丫一把。在市里当校长的大舅让小丫到学校承包食堂和小卖店。这可是肥差。小丫来到市里,开始了全新创业历程。

经过将近三年的经营,小丫成熟了,二姨也逐渐从恶梦中清醒,接受了现实。

07年前后,小丫从市里又转战到农村。这回她又在县城买了个门市房,开起了饭店。这次规模扩大了许多。有三个包房,大厅散台有十几张桌。

有次聊天,她跟我说,在经营食堂,小卖店时,我就计划着下一步,因为经营食堂,小卖部不是常久之计,我得有长远打算。在得知县城要扩建公路,并在路旁盖些商品房。我就动心了,那时兜里没有几个钱,可现在的农村政策好了,种地有补助,看病有医疗保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悄悄改变。以前的乡镇不行,我得觅一处更加繁华,客流量大的地方。正好有这个机会,我从银行贷款,买了这个门市房。我没有什么眼光。但我知道,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光想得去做。"

"一般人,没有这个胆量。”

"这都是逼的。我得挣钱,我得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我得让他们晚年舒服一点。不能在老房子住了,他们年龄大了,干不动了。我得把他们接到身边来,这样好照顾,我得买房给他们。”

人,有时真是有潜力。小丫的成长验证了,拼,才能有可能。干,才能有出路。

"老姐,我觉得有时你想得太多了,而没有有效的行动起来,其实有很多事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难。边做边学边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能力提高了,自然信心就有了。"

“嗯,你说的对。"

有次和妈聊天,听妈说,小丫又给你二姨,二姨夫买养老保险了。一下子拿出十几万,她真有钱。这不是自己拿钱给自己开支吗?当时我想。

一晃,二姨姨夫领了好几年养老金了。在与妈妈聊天时,二姨开心的说,我得好好活着,把交的钱赚回来。老倔子(二姨夫,二姨总是这样叫)还在打更,他总是说,在家没意思。我知道他也想减轻孩子负担。

两位七十的老人,现在身体越来越好,精神状态好过前些年。

小丫爱美,特别注重穿衣打扮。

"小丫你这回穿的衣服样式很潮啊!在哪买的?"

“这是我自己设计的,有好几个人都问我,在哪儿掏的。"

“你还会设计服装啊?"

“前些年我学过。"

看着眼前个子不高,一张圆脸,身材偏削瘦的小丫想,真是能人,啥都会。

我和小丫同属一个省,但相距较远,每次她陪二姨看我妈,总是匆匆忙忙,不得聊天谈心。

记得有一次,她坐长途客车,陪二姨来看妈妈。车在行驶途中,咣当一声,不知谁的水杯从背包中滑落在车的过道上,惊醒全车睡意朦胧的人们。她拍拍前胸说,"哎呦,吓宝宝一跳,全身人都笑了。"

她表面嘻哈内里敏感,她想让亲人少担心,把愁烦留给自己。今天可逮到机会,把心里话一吐为快,看她舒坦许多。

“你也别太要强,注意身体呀!"

"知道了。“

"我在给你添点饭吧,"我看着她说。

"今天吃多了,好几天没吃饱饭了,外地的东西,吃不惯。“小丫抬头看看我。

"还是家里饭香。"

“谢谢捧场,菜吃得很干净。下回再来给你做鱼。”

“有机会来,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来,为了吃鱼。"

哈哈…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