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既能保有善良,又能坚定做自己
2020-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_江一
在强调“忍”与“让”的华人文化氛围里,界限是我们思考应对时,应该培养的第二“直觉”。
若能在人我之间养成“界限”思考的习惯,更可以突破,“做好人还是做自己”的两难困境,找到一个既能与他人亲密又能自主的位置。希望我们都能保有对人的善意,同时又能温柔地做自己。
很喜欢一句话:修养是一种美德,然而必要时的强悍,是维持好修养的前提。如果一味地以和为贵,只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伤害。我们需要勇气拨开和平的假象,看清问题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而不是一直满足别人的期待,却让自己不断的受伤害。
《脆弱的力量》一书作者布琳•布朗对心理界限下的简单定义。她说:“界限,就是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当你的善良有原则,感性有底线的时候,别人才会真正尊重你。
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和别人吵架。但是你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别人只会把你当背景,更不会因此喜欢你,接近你。也就是说,你想要的不可得,你不乐见的却一定会发生。
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别人,除非当事人自己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