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参加阅读夏令营
这次夏令营,是在桂馨基金会的带领下,由近十名大学生和我们嵩县的5位老师一起策划组织的。老公便是参与其中的老师之一,两个小女儿也一同前往参加。
去了5天,昨晚回来了。小女儿虽然也说那里不如家里好,但没说不去的话;二女儿就不同了,说了好几件烦心事(因学校条件有限,十多个女生住在一个集体大宿舍。床边有小飞虫,害怕;晚上12:00才关灯,睡不好;上课没意思等……),说到最后直接表态不想去了。
我知道小女儿性格敏感,小情绪比较多,所以不打断不评判,只“嗯啊哈”地回应和认同,还不断地问:“还有呢?”女儿更委屈地去想让她不舒服的事和感受。若放在以前,我会忍不住想修正娃的一些想法,孩子一感到我的不接纳,就会赌气哭闹;现在呢,我认清了自己的角色,我是孩子的情绪垃圾桶,我平静地收纳下孩子的各种情绪垃圾,孩子越说越平静了。
等她平静了,我认真地和孩子说:“宝贝,到了新环境,你的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很正常,大人也和你一样呢!那大人为什么看不出来呢?因为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强呀!你想啊,他们从小像你一样练到现在,面对新环境一次,就练一次他们的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当这些能力练的足够强大的时候,再到陌生的环境,生活心理很快就能得到很好的调节,这时才能积极地参与到集体中,从中收获更多的能量和乐趣。这样一想,为了以后我们走进初中、高中、大学等新环境中更安心快乐,我们也得提早练习,所以我们还要感谢这个让我们不舒服的新环境呢!你觉得呢?”
孩子虽然嘴上还说有点不想去,但我能理解这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孩子没有反抗地坐上车,和爸爸一起去了。走之前,我们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后记:
1、院长说:一定要关注孩子到陌生环境的第一个月,如果她交上了朋友,适应了环境,就没问题了;一旦孩子都交不上朋友,赶不上节奏,孩子的烦恼会越来越多,想逃离。同理,到这个新环境,爸爸还是要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一看到孩子和别人有交集,就好奇地倾听孩子的想法,认可赞赏她的交际能力(积极正向的引导和强化,千万不能催促孩子推着孩子和别人交往,被动时更无力)。当孩子在一点点的交际中感受到成就感时,她就有更大的勇气融入其中。
2、求助能力。到了新环境,遇到生活中的问题,要赶快抓住这机会,引导孩子培养她的求助意识。孩子没勇气时,就和她一起去解决,解决完了,一定引导孩子(沙滩野餐的案例):“看,说出我们的困难,好心的阿姨就帮了我们的忙,乖,我们是不是得感谢一下人家,怎么感谢呢?”
礼物轻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表达出感激人家的心意。(院长讲:“想团结谁,就去多麻烦谁。”)
没学习前,感觉孩子说的这些都是烦心事;学习后,我发现孩子抱怨的这些事,全都在暗示我们:“赶快珍惜把握机会,去提升孩子的能力。”所以,我们要转换理念和心态,参加夏令营涨知识开眼界重要,但孩子到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的提升更重要!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