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之学会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今天继续学习《非暴力沟通》,学习到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人要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
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需要,对方作出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我们的需要就容易被满足,从而获得较强的幸福感。
一个人如果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就不太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里面就会感到不满足,心里面不满足就会感到不开心,不开心就会抱怨、指责或者批评。
当他人感受到我们的不良情绪、或者因为我们的不良情绪受到伤害时,他就会与我们对抗。这样两人就会引发矛盾或冲突,这样一来自己的不开心就会由一个变成了两个。就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长此以往,一个人的幸福感不可能会高到哪里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如果一个人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别人就不会知道你想要什么,当他们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时,就不会满足或者不知道怎么去满足你的需求,或者是不会按照你的意愿、想法行事。
当你看到这样的他时,就很容易对对方说出不中听的话。
在《非暴力沟通》中,作者提到,如果一个人听到了不中听的话,往往会做出以下四种选择:
(1)认为自己犯了错,于是开始责备自己;
(2)不认为自己有错,觉得对方没有权利这样指责自己;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听到对方的指责,感到很受伤,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信任。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对方的指责会让我们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在表达什么意思?他希望我怎么做?
一般情况下,我们指责或者批评一个人时,实际上是在向对方间接表达出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希望对方在听到我们的指责和批评时,能够选择第四种做法,即希望对方能够体会到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情况是:我们越是指责对方,越难以得到对方积极的友善的回应。因为人们在听到指责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自责,也不是去认真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他会第一时间里感觉到受伤,然后不自觉的去保护自己,和我们对抗。这种对抗可能是沉默,也可能是语言上的相互攻击。无论出现哪一种,这样下去的后果只会使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面对批评和指责,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习惯于指责对方,而不去深入考虑对方在指责、批评中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作者说:“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和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或者把自己需要说清楚。当我们把自己的需要说的越清楚、越明白,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自己的回应;反之,越难以得到对方友善的回应。
指责、批评别人,无法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非暴力沟通》看书,帮助我们,既学会表达自己,又能关心他人。
这是我今天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