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别努力错了方向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席慕蓉《独白》
文|陆小墨
前段时间G先生问我,小墨,如果你是高考没考好到了重庆工商大学,然后被迫调剂到了一个高中从未及格的专业,在这个专业尽全力每学期“飘过”,挣扎着还是挂了一科,然后又挣扎着补过,突然发现手贱,毕设又选到这坑爹的题目,感觉毕业无望,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你会怎么做?
我当时的第一想法是,不会那么凑巧吧,上帝是不是忘记给你开天窗了?
然后我码了一大堆的字回复他,大意就是你是不是还不够努力?
他回复说,我觉得我每学期都努力尽力了,我想我应该是没有做到最好,每次结束后,我心里都觉得我还可以做得更好的。
这下我就有点汗颜,觉得挺对不住他的。不过当时这个话题很快就被我遗忘了,因为我好像一时也找不出问题在哪里。
后来有次我在后台和L小姐聊天,聊起早起计划,她说自己有很多的兴趣,想要好好捡起来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我说我也有很多兴趣,但坚持下来的也没几样。
我突然就想起来,G先生是不是因为努力错了方向,没有选择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才会这么痛苦?
于是我又仔细看了一遍他说的话,假设“他很努力”这个命题成立,先撇开高考没考好这个问题,假设他努力的起点是大学,他被迫调剂到不擅长的专业。那他对这个专业肯定不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动力不足,努力坚持了也似乎很难。
就像他说的,努力每学期飘过,还是挂了科,最后努力补过,又遇到毕设的问题。所以说,光是努力也不够,还真的要有20%的运气,才更轻松。
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一开始不努力,G先生可能会挂更多的科目,他后来需要付出更多来弥补,为了拿到毕业证,他说不定需要去求老师,去找关系放行,然后大四的时候忙的焦头烂额,肯定会比现在更痛苦。
所以说,努力是有用的,但要用对地方。
说到这里,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是不是应该把努力用在感兴趣的事情上,才会事半功倍呢?G先生不就是因为不感兴趣才会努力那么久都觉得没效果嚒?
先别急,很多人看到事半功倍这词就会很开心,哇,又有一条捷径可以走了。我也一样,多年来被人洗脑说,你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自己热爱的东西当成事业去做,才会成功。
就像乔布斯说的那样,“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keeping looking, and don't settle.”(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情。没有找到之前,不要凑合)
不过前段时间我又仔细看了一遍乔布斯传。发现乔布斯也不并是一开始就喜欢高科技和创业,他喜欢艺术,甚至跑去修行,而当初放弃学业纯粹是因为经济原因,并不是完全为了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年轻时很迷茫,也一度靠吸食迷幻药生活,以期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他后来涉足电子行业也是因为在这个领域看到商机,然后说服Wozniak设计大众喜欢的电脑电路板,卖给当地发烧友。
所以,在我看来,乔布斯并不是像Wozniak一样因为天生的禀赋喜欢电子行业,而是在金钱短暂刺激下产生对电子行业的兴趣,从而坚持喜欢下去,才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然后他成功逆袭了,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榜样,所有人都把他的话当成圣经,要热爱一件事,甚至可以放弃学业专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那一定就会成为像他一样厉害的人物。
可是,不一样。
你所相信的结论是:如果你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就会成功。但这个结论也可能是这样的:如果你很成功,你就会喜欢自己做的事,你只是喜欢成功本身,然后每个人都喜欢你。
那么这两个结论到底是谁对谁错?我先来分析一下自己。
我是个兴趣特别广泛的人,我小时候喜欢舞蹈,喜欢打乒乓球,喜欢音乐。初中后来喜欢了文学,喜欢英语和数学。上了高中后继续喜欢文学,喜欢英语,还喜欢历史。大学以后喜欢电影,喜欢旅行,喜欢摄影。
嗯,我现在喜欢健身,喜欢美食,还有文学,当然我也喜欢营销。
我的兴趣爱好那么多,应该拿哪一个作为以后的工作方向呢?我一度也困惑到不行。不过,如果你认真看我的兴趣点,你就会发现,有几个是共通的。
首先,我初中和高中都很喜欢文学,因为那时候我的语文老师都很有才华,也很鼓励我多看名著,偶尔我写点文字给他们看,他们会夸赞我写的好。高中那会甚至还给班上的同学人手一份欣赏我的文章。
于是,自信心爆棚,就更加喜欢上了文字。
但我想说的是,我小学是个野孩子,不爱看书不爱做作业,一天到晚除了跳皮筋就是看电视,所以后来想起来全是因为语文老师的一句话:“你写的不错呀!”就把文学当作了一辈子的兴趣。
接着我想说说英语和数学。我初中那会儿也很喜欢这两门,甚至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名列前茅。上了高中后,英语还是很好,数学却不行了,以至于高考考的很差,而大学那会儿把英语给荒废了,就再也提不起兴趣。
从那以后,我所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转而成了我现在的心病。
所以,总结下来,关于“兴趣”有以下三个注意点:
第一,兴趣很难优先排序。我也不知道我更喜欢文学多一点,还是健身多一点,还是美食多一点,还是营销多一点。
第二,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兴趣。小时候喜欢的长大后不一定喜欢,现在喜欢的以后也不一定喜欢。
第三,我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擅长。就像我对音乐真的很感兴趣,可是我的嗓子并不适合唱歌,所以我不能奢望像李健那样做一个音乐诗人。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想,这不是在讲努力不一定有用嚒,怎么又扯到兴趣上去了。既然扯到兴趣,为什么又说兴趣其实也没用。
嗯,我想说的就是,努力不一定有用,而兴趣也不一定就是成功之母。如果你想让这两个都发挥效果的话,其实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要不然,就会出现自己努力了,也在做感兴趣的事,可还是觉得很痛苦。
放松一下,我们来做个游戏。
假设我的人生是一张白纸(没有兴趣点),有七种颜色。我即将画一幅画。当我下意识画下第一笔绿色的时候(先天的兴趣点),有个外界声音说,你画的这个颜色真好看(产生后天的兴趣点)。
于是,我会在接下来的涂描中,用到很多的绿色(把兴趣点付诸行动)。也许是一片草地,也许是一片丛林。
然后我很努力并且坚持把白纸用各种颜色图画,这个过程出现过困难,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努力坚持),有人夸我“你干的不错,继续接着画”(需求满足)。在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中,我最后完成了人生的画稿。
(个人看法,欢迎探讨)上面是我草拟的逻辑图,我就拿我自己来举例。
首先,兴趣的产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先天的,你一接触就会被人夸赞,这是天赋。我没有这样的天赋,反倒是我妹妹有画画的天赋。第二种是后天外界刺激的,比方说我的文章是被我初中语文老师认可了。
兴趣产生之后,我就开始创作,这是从认知层面到了行动层面,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做(do it),而不是光想着感兴趣(not just think)。
但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的,只要有短暂的一个需求(别人夸几句)被满足,就能马上出来一个新的兴趣。这时候你需要选择,选择自己可以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别人创造价值。
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兴趣点,才是你的杀手锏。
我在写了好几篇文章之后,发现原来有好几个人喜欢看我写的东西,也有人说我的文字能够帮到他们。所以我就很开心,这是需求满足的过程,同时我也在为一些人创造价值。
然后,我就更加投入时间去创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瓶颈期。前段时间我一直写不出文章,不过有人会鼓励我,让我多看书,多和人交谈,多出去走走。
这就是坚持和努力的过程。需要利用一切方法去寻找坚持下去的理由,并努力创造出好的文章。
最后自然而然就会有积极的效果,然后形成正循环,把兴趣变成你擅长的能力。
我记得以前我总是把兴趣和能力混为一谈,写简历时也经常把兴趣和擅长写成一样的(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举个爪),可他们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隔着一个银河系呢!
以上是积极的循环,但只要里面的某个部分发生断裂,自然就走不下去,然后开始抱怨,鸡汤没用,努力没用,感兴趣没用。
重要的不是有没有用,重要的是问问自己有没有独立思考问题,有没有用对地方。再简单点,有没有为别人创造价值。
我很感谢身边有那些思想独立的人在不断点醒我,你不能只看别人的评论,别人的话语,别人的思想。你是你,你要形成自己的思想。
所以,努力和兴趣到底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交给你自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