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就是诺兰,从不需要用奥斯卡来证明什么
总让观众期待下一刻,
却不让观众留在这一刻。
有些导演的成就从来都无法用奥斯卡来衡量,
年迈而传统的评委从不相信未来。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
一如既往,诺兰落选了新一届奥斯卡的最佳导演,
一如既往,七八十岁的学院派评委们不喜欢诺兰的讲述式故事,
一如既往,主流电影圈对诺兰说了NO,即便他难得拍了一部主旋律电影。
不得不说,潜意识里,
我们总会觉得如果一些东西很厉害,
它就应该拿一些奖项来证明它的强大。
我时常会想这样会不会太苛刻了,生活哪能那么完美,诺兰自己就曾说过:
我用能打动我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世界 ,
其他的,无能为力。
很多时候,无冕之王的英雄一样让人动容,
更会让历史铭记,不是吗?
强如汤姆·克鲁斯也不过只有寥寥三届提名,
上帝座下之人的导演库布里克又拿过多少次奥斯卡?
上帝想看电影的1994年,《肖申克的救赎》这部被影迷公认历史Top1的作品,在当年的奥斯卡角逐上也没有喝到一羹的汤水,相对于《阿甘正传》主旋律的美国梦电影,奥斯卡那些几十岁的“顽固”老头子,肯定喜欢的是那个“一身正气”老实忠厚的阿甘,而不是那个打破资本主义“枷锁”的安迪。
诺兰的风格就是,总让观众期待下一刻,却不让观众留在这一刻。而后者才是学院关心的。
诺兰真正耀眼的性格或特质,并不是光鲜而复杂的叙事技巧,而是他关注行为诡异的边缘人,幽微的心态和异于常人的种种“变态”行为。
这点,从小时候的他就可以看出来。
7岁开始拍摄动画,11岁立志成为电影人。
和很多小正太一样,小时候对他影响最深的电影就是《星球大战》系列,诺兰在七岁时就用父亲的超八摄影机拍摄了关于自己玩具兵人故事的首部定格动画,名为“Space Wars”。
“我一直在进步,从超级八毫米到16毫米胶片,我一直在利用我尽可能得到的一切在拍摄电影。”
在芝加哥居住的时光里,他的叔叔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没错,就是传说中的NASA)工作,为阿波罗火箭建造导向系统,经常会给他带一些卫星启动的影像资料,他会私下偷偷地把这些资料拷贝剪辑。也许诺兰封神作品之一的《星际穿越》的最早灵感就来源于此吧。
你也许想不到,今天被封神的诺兰并非科班出身。也是,像他这种变态,怎么会走常人走过的路。
这种不可思议的‘变态’,
才是令人感到震撼的根源。
他自己就曾说过:“我没去读过电影学院,因为我猜想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足够去应付拍电影。”大学期间,他在一所位于伦敦赫特福德郡的独立学院黑利伯瑞学院中就读,而后诺兰进入了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英国文学,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了"16毫米"社团。
诺兰大学学的是英国文学,与电影制作没有太大关系,他所有关于电影制作实践全部来自这个电影学会,也是那段经历,赋予了他做电影最大的心得:
真诚,巨大的真诚
不论好坏,这也不是能评判的。
他所放进电影的东西是他认为通常情况下大家所相信的或者恐惧的。他永远试着用非常真诚非常纯粹的打动他自己的方式,塑造人物,讲故事。
上个世纪末,已经27岁的诺兰自掏腰包,用了6000美元和他“16毫米”社团的朋友们共同拍摄了自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追随》。从灯光到布景都是诺兰的DIY,整整用了一年,电影才完成。
这部由他自编自导并且亲自剪辑的作品在隔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引发了巨大的的轰动。新奇的拍摄手法和导演鲜明的私人风格,迅速把诺兰这个无人知晓的“雏鸟”推向好莱坞。
闪回、多视角叙事、不可信的叙述者、非传统的剪辑方式,甚至突如其来将人物对话剪掉切入毫不相关的其他场景,不同的手法在诺兰手中被运用自如,使讲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表演。
这些种种,如法炮制般被他放在了《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里,如图诺兰后来在同约书亚·莱文的对话中说:
现实中,不论什么原因,人们无法将自身经历用绝对合理的方式叙述出来,这是人的本性。因此,不管用哪种形式讲故事,这都会成为一种独特的技能,让人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酷炫花哨的非线性结构,加上偏商业题材的内容选择,让诺兰的电影既能满足普通观众的娱乐口味,又达得到影迷观众的高质量标准,因此赢得了广大粉丝的喜爱。
这种与生俱来的讲述者天赋,就是最真实的诺兰,从不需要通过奥斯卡来证明什么。
会讲故事的人,能够把一个个平淡无奇的故事赋予羽翼,在想象的世界里铺卷画意。就像拍《敦刻尔克》的时候,诺兰拜访了那些经历过历史的老兵,却并没有刨根问底地想知道那段历史里的他们的具体经历,随行的助手很不解,问道诺兰,如果只是为了制造谜团,那么我们此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诺兰沉默了一会,拧开了他那随身携带的标志性的保温杯,吹了吹水面上缭绕的热气,把自己的脸埋在迷雾般的蒸汽后,缓缓地:
你不觉得,渴望知晓答案的过程,
比答案本身更有魅力吗?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面说的:记住要展现而不是讲述。或许一直以来,奥斯卡想要的是适度地去技巧化,让观众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而诺兰的最强项恰恰是他提名奥斯卡的最大弱点,他的技巧太过强大,故事逻辑和设计过于缜密,以至他的电影会准确地给人一种极其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附带精密输出而显强行的观点。而这点与奥斯卡近些年所秉承的那种少即是多的挖掘内心的电影观念截然不同。
或许,诺兰的一切,就像《蝙蝠侠》
小丑那句让人觉得没有说完的自述:
我的品味有点老派,我喜欢的东西是炸药、火药还有汽油。但我,就像行走在满是星辰宇宙里的独角兽:孤独却独一无二。
那张海报上,不需要任何红人明星
「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名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