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

世事艰难,“佛系”泛滥

2017-12-15  本文已影响5人  安徽大学

《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这是微信公众号“新世相”12月11日的推文,介绍的是一些“宣布成佛”的90后。紧接着,这篇推文迅速刷爆朋友圈,“佛系”成了新的热点。

何谓“佛系”?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健身,有时跑一跑,累了跑步机上走一走也行;午饭,同事拼单就蹭一个,没有就app记录再来一份也行;网购,合适最好,不合适凑合用也行,从不退货、评价......简单来说就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看似是逆来顺受、忍受苦难,实则是安于现状。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这不就是披了件外衣的“丧文化”吗?

几年前,“鸡汤文学”和“成功学”还是不可撼动的市场霸主,如今“丧文化”却几乎成为年轻人的主流。从“悲伤蛙”,到豆瓣评分高达9.1的英剧<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再到如今刷屏的“佛系”,跟“丧”扯上关系,似乎都会火爆起来。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丧文化”可以说是“鸡汤文学”的反制。

曾经,年轻人怀着高昂的理想主义热衷于励志的“成功学”,他们坚信努力就可以成功、就能打破阶层壁垒。然而,现实远不如“鸡汤文学”描述的那般美好,善良会被欺侮,努力可能赶不上天赋,熬夜加班可能比不上一张好看的脸,辛辛苦苦努力打拼才能和某人在一起喝咖啡,在城市漂泊多年结果一朝被作为XX人口清除......现实的残酷给打了“鸡血”的年轻人兜头一盆冷水、迎头一记棒喝。

于是,年轻人愤怒,仿佛“鸡汤文学”就是罪魁祸首,仿佛一切努力都只是在做无用功。鸡汤文学成了众矢之的,反对声四起。

这时候,“丧文化”就站了出来。

它说:“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

它说:“什么都不想干。”

它说:“躺尸到死亡。”

这刚好符合进取无望而放弃进取、四处碰壁干脆原地不动的心态。

90后的父辈大多数还处于传统的熟人社会,而外出工作求学、远距离迁移流动对90后已成为常态。熟人社会是固化是稳定也是安逸,看似热闹的现代社会有机遇也有非凡的压力。

尤其很多90后都是独生子女,

这不仅意味着成长起来的90后在成长中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

还意味着他们在长成后面临着历代青年前所未有的赡养与抚养压力。

孤独、压力、丧,现代社会绕不过的词。

孤身在外打拼,“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甚嚣尘上,阶层间的壁垒越来越难打破,疯涨的房价等一系列因素给年轻人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就在前不久,阿里数据显示,在阿里零售平台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90后开始成为主力。90后的压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这样看来,“丧文化”的流行并不意外。毕竟“鸡汤文学”需要努力却不承诺回报,相比之下,安于现状的“丧文化”要省力得多。

但是,对于“丧文化”,当做一场宣泄情感的狂欢就好。“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前任的喜帖”、“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这种话说说图一乐没什么问题,但是别让自嘲变成全方位的心理暗示,不要说着说着就当了真。

即使喝腻了“鸡汤”,也别出家嘛!

                                   

世事艰难,“佛系”泛滥

                                                    文 袁娇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