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简书电影

一句≠一万句

2018-04-30  本文已影响177人  马儿在途中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 刘震云

一句≠一万句

        想来想去不知道怎样概括《一句顶一万句》的内容,还是作者刘震云的这句话一针见血。芸芸众生,世间的人多如草芥,虽然环顾四周,皆是人影幢幢,但似乎没有人可以跟你说上一句话,没有人能够把你的心事条分缕析,帮助你把纷繁复杂的事情像城墙上的砖一样码放的整齐。一句话有时太短,一万句确实太长,但是,话不投机时,一句话岂不是也太长!

        一句话有多长呢,从语法的角度说可以是很长的单句,它具备完整的结构,甚至完备到拥有自己的补语;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汉字,一个“啊”字随着语境的变化就有不同的意蕴。可是在《一句顶一万句》里,不管是杨百顺,还是他的养女姜巧娥,或者是养女的儿子牛爱国,竟然为了那一句话,千方百计的寻找着,或者绞尽脑汁的逃避着,为了一句话,说了没有用的一万句,甚至在说了一万句后还是没有弄明白。

一句≠一万句 一句≠一万句

        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不要以为这是四个人,这是一个人,他随着境况不同,主动的或者被动的改变的名字。在他成长的岁月里,没有年少轻狂,没有意气风发,甚至没有开怀大笑过,在他的生活中,只有艰涩,发着高烧被父亲逼着去找驴,离开家后遇到的每个师傅都是各有特点,相同的是没有给他任何温暖。

        为了讲述方便,还是叫他杨百顺吧。

一句≠一万句 一句≠一万句

          杨百顺,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希望百事顺利,事实上他的一生并不顺利,自己的小算盘让总是弄巧成拙,旁人有意无意的伤害更是让他尊严殆尽。为了找个事由,杨百顺信了主,把名字改的很洋气,叫杨摩西。传教的老詹希望杨摩西能够像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一样,让延津县的人们都信主,事实上杨摩西不信主,延津县的百姓也没有几个人信主,在他们眼里,能够给他们饭吃、帮他们干活的人才是拯救他们的主;杨摩西后来成了吴摩西,之所以变成吴摩西,是为了能有一个家,准确的不是为了有个家,因为老崔说媒,把一件事说成了另外一件事,因为自己走投无路了,杨摩西抛弃了姓氏,入赘到吴香香家,改姓吴,后来在自己的继女丢失后,生命中找不到希望的时候他又想起来那个喊丧的罗长礼,在他以后的岁月里,罗长礼这个名字帮助他度过了余生。在他小的时候,喜欢喊丧的罗长礼,因为那悠扬婉转的喊声喊出了心里郁结的苦痛,喊得酣畅漓淋。吴摩西正是因为自己的一生没有知己,没有人听他倾诉,所以在生命的余年,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罗长礼,期望能够喊出郁结他的一生的千言万语。

        用作者的话说,杨百顺改了名姓就不是自己了,几年下来,自己换一个活路,改一回秉响起了性,瓤里早不是自己了,没必要徒讲外表。当然改姓和改名又有不同,改名只是改自己的称呼,改姓连祖宗都丢了,但杨百顺生下来,没感到祖宗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倒尽添些麻烦。

      不管是杨百顺还是最后的罗长礼,究其一生,是孤独的一生,当他还是杨百顺的时候,没有得到家庭的一丝丝温暖,他的父亲每天是以卖豆腐的多少来评价孩子的,不管是杨百顺还是他那个善于“喷空”的弟弟,都毫不犹豫的逃离了那个没有温情的家庭。在杨百顺的世界里,他被人利用着,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小心思利用着别人,不管是利用别人还是被人利用,每个人都是在痛苦的挣扎,经济的富足与否,似乎都不关内心,在这个一生都在变换姓名的人的生活里,似乎没有阳光,没有笑声,只有暗夜中的挣扎,只有生活的艰辛和茫然。

        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只有继女如一缕阳光照亮了世界,但是这缕光芒是如此的短暂,竟然让杨百顺追寻了一辈子,也让继女的儿子牛爱国走上通往延津的道路,实质上,他们不是在寻找某个人,而是在追寻自己内心的归宿。我是谁,从哪来,到哪里去,他思考的不是这样的哲学问题,他们思考的不是自己魂归何处,只是希望能够有人帮他把那团乱麻理清楚。

        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着说上一句话的人,当然他们不知道那叫“知音”。说是知音,境界高了点儿,准确的说他们只是需要有人听他们说话。但是一个人找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是困难的,一句话能接上另一句话,就犹如登天一样的艰难了。

        在这部小说里,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杨百顺是孤独的,穷其一生变换名字,想过上另一种生活;杨百顺的弟弟是孤独的,他的“喷空”之所以想象丰富,正是他内心孤独的表现,现实生活的苟且,让他无处脱身,只能靠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解脱自己;县长老史是孤独的,所以才有跟苏小宝的“手谈”,这种“手谈”不是同性恋的怪癖,而是心灵的倾诉;传教的老詹是孤独的,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传教的事业,他面对不知该如何选择的杨摩西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但是,在他传教的日子里,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摔跤,在生命的最后也没有壮大自己的队伍,他始终把命运拴在别人的身上;牛爱国是孤独的,他跋山涉水到深山里找到昔日无话不谈的战友,无奈对面却无话可说。

        他们是孤独的,我们何尝又不是呢!每个人都有一张嘴,除了用来吃饭,接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说话。如果不挑食,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都可以入口。接吻也不是和任何一个人能都能做的,同样说话交谈亦是如此,否则就没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说法了。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很多时候,我们喋喋不休的倾诉,聒噪了别人,掏空了自己,最终仍然是无济于事。杨百顺也好,牛爱国也好,最后选择了沉默,也许是四顾之后发现没有人能够帮助解决问题。

一句≠一万句

        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踽踽独行,心里的悲凉只有依靠时间来消磨,无论如何絮叨,一句顶不了一万句,一万句也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马尔克斯讲述的是西方人的百年孤独,而刘震云讲述的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别人走不进来,自己也走不出去,想要一个灵魂和行为都和自己相契合的人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悦纳自己,快乐自己才是正途,人们的互相利用,互相控制还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自信,总在受外在的影响,所以,世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自己的世界,一句和一万句没有区别,关键是守住本心,不被外界干扰,这是最终的幸福所在。

一句≠一万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