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世人万千,再难遇见!

2022-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VV清欢小筑

今天,天气阴阴沉沉的,打开某云软件,随机播放,听到了久违的一首曲子:朴树演绎的《送别》。

听着听着,好像又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到底是弘一法师的词打动了我,还是朴树流泪的共情力感染了我,我说不清楚。

世人万千,此程错过了就错过了,只是,我们再难遇见彼此!课本里教会我们怎样礼貌告别,但是,却没有告诉我们,还有一种告别就是此生难再遇见!

世人万千,遇见了,并没有珍惜,也没有懂你!一不小心,走丢了,不告而别了,失去了,却发现这世间,再难遇见那个曾今走进彼此内心的人儿!

朴树几次在演绎这首歌时哽咽落泪,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为何会泣不成声?但是我想应该有人会懂,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念念不忘的一首歌,也许藏了一个人,也许藏了一段人生。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既然已成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处再寻梦中人。

附录《送别》创作背景:

《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1915年,回国后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是一片凄凉。李叔同与好友许幻园挥泪而别,却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他含泪写下了《送别》。

1927年,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亲自抄录歌词,并绘画插图,将它收录在《中文名歌五十曲》,1958年又把它编入《李叔同歌曲集》中。

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该版本后被中国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收录。

《送别》曾被选为《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电影的插曲。2004年9月30日,《送别》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而评选的“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

现存《送别》的最早版本,即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以端正小楷抄录的,是“一瓢(piáo)浊酒尽余欢”。在之后的传唱中“瓢”常被人传为“觚(gū)”“壶”与“斛(h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①,今宵别梦寒。

注释:①:“一瓢浊酒尽余欢”的典故出自《论语·雍也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歌名:《送别》

外文名:Songbie

所属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

歌曲原唱:龙珣

填词:李叔同

歌曲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草碧色,水绿波,南浦伤如何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浓)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芦苇垂柳,依依惜别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