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成长好书日记

熊孩子,我想和你握手言和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7人  元否

我是阿彭,我想能和你一起成长。

01、我的身体里,有两个自己

2018即将要过去了,今年的成长计划又没有完成。

都说久病成医,可我的计划永远是计划,每一次只有到年末时候才回想起它。

最气的是啥?大半年的时间都用到哪儿了,一点都没有印象。

最后我又开始安慰自己:明年再战!

……

一直感觉身体里有两个自己,

一个感性,一个理性。

理性的自己总想驱动着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性的自己却总想着贪玩好睡的安逸。

写着写着突然想到另一个例子,

医生经常对病人说,如果再抽烟喝酒寿命会急剧减少。

出了院,十有八九的病人仍然该抽的抽,该喝的喝。

我对此的疑惑就像我完不成新年计划一样:

人怎么总是那么难以改变?

02、大象与骑象人

原来不止我感觉身体里有两个自己,心里学家乔纳森·海特早就提出了一个「大象与骑象人」的模型来形容两个自己: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总是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却想往右,而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我能理解这个模型,但我却不想以「大象与骑象人」去形容两个自己。

在我看来,这更像两个自己的孩子,一个感性熊孩子力气大,一个理性孩子安静而有智慧,且两者的本性都不坏。

只有两个孩子观念一致,改变自己这件事才能真正提上议程。

但平常两个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熊孩子力气大,更占优势。

这和两个孩子思考的特点是有关系的:

熊孩子往往只能见到眼前的好处或是过往的好处,而理性的孩子倡导未来许诺的好处。

许诺的好处:

每天早睡早起,能让自己更精神。

每天坚持健身,能让自己有更多体力。

每天把事都做完,能让自己干净利索有效率。

熊孩子的好处过去都亲身体验过:

我只想躺床上,被窝里舒服。

我只想躺床上,被窝里舒服。

我只想躺床上,被窝里舒服。

综上,短期内我想把很多事都做好是不可能的。

我必须和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握手言和,去谈一谈共同的好处,一点点改变自己。

03、不如先给自己尝点甜头

我想改变,为此做了很多努力。

最后我终于发现,给身体里的「熊孩子」先尝点「甜头」更能快速改变自己。

就比如早睡这件事,真正改变其实并没有花多少时间。

约莫在一个夜晚,理性直接占了上风,关灯上床把手机放得老远,闭眼了十几分钟竟然也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精神满满,身体好像也更有活力了。

晚上的时候到了那个点,「熊孩子」居然不闹腾了,反而尝试着去早睡,他已经尝过「甜头」了。

这种「甜头」固化成身体的记忆,反而推动我去实现早睡的目标。

孺子可教也。

……

回过头来,发现健身这件事也是如此。

以前的我为了又没有感受过健身的好处,

又想逃离工作的压力,早点下班。

即便我知道健身的好处多了去,但这都是我许诺给自己的,自己却从来没有尝过「甜头」。

直到有一天我卯足了劲去了趟健身房,浑身酸痛地从房间里爬出来。

走在路上,前所未有的清晰感,也因此,慢慢爱上了健身。

行为并非完全独立于环境,一味地责怪自己是不会带来什么改变。

真情意切地让自己身体里「熊孩子」感受到好处,而不是总以许诺——我想我们都反感老板画的蓝图。

和身体里的熊孩子握手言和,改变自己也应该不远了。


90天无戒写作主题训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