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更文800字点赞

住院02

2023-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江晓瑟

第一人民医院离家不远,开车二十分钟就到了。

医院里的病患不是一般的多,门诊一楼内科五个诊室旁挤满了候诊的患者及家属,讨论声、聊天声,还有不时传来的咳嗽声此起彼伏,王大妈被吵得只觉得脑袋嗡嗡直响,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要不是没办法,谁愿到这种地方遭罪?

终于轮到她就诊了,年轻的医生正端坐在电脑前,看样子只有二十多岁,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简单的病情描述后,医生开了拍胸片的单子。

不用想也知道,拍片也排了长龙队,结果要等到下午才能拿到。

三人只得回了家。下午,重新返回医院,拿片子、找医生,但上午那位年轻医生已经不在诊室了。于是,重新挂了号,又是漫长等待的过程。

一通折腾下来,王大妈已经很有些不耐了,就差直接写在脸上了,连儿子、女儿也显出一丝烦躁来。

重新就诊时,她重复了一遍病情,把片子递过去。女医生看了两眼,淡淡地说:“仅凭病情描述与胸片无法确诊,还是住院检查吧,查出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说着,随手开了住院单。

听说要住院,王大妈十二分地不情愿,从诊室一出来就嚷嚷着回家。郑则却赞成医生的观点,最好住院检查。但他也看明白了,这年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没有熟人,在医院里举步维艰,父亲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明。

想到这里,他打了几个电话,托朋友帮忙找找关系,在一院内科住院部找个业务能力强的做老母亲的主治医生。

铁哥们刘江很快回了话,他媳妇堂嫂的表妹刚好在一院内科,听说水平很高,是位主任医师。他已经让媳妇去联系了。

郑则乐坏了,反复劝着老母亲:“都安排好了,刘江已经托了关系找个好医生,这次保准能把病查得一清二楚,您就安心住院吧!”

“那敢情好啊,有了这层关系,医生对妈肯定照顾得多些!”郑如也很高兴。

兄妹俩哄着王大妈往住院部走去。

呼吸内科在住院部的九楼,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三人心情却很复杂,走得异常艰难。

算起来他们也是九楼的熟客了。一个月前,老爷子就住在九楼。

说话间,刘江那边已经联系好了主任医师杨妆,郑则一过去,她就极为热情地接收了这个病人。

王大妈仔细端详了她,面容黝黑,身材姣小,一头秀发整体向上盘起,巴掌大的小脸上架着一副黑框近视镜,看起来倒是一副干练的模样。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王大妈总觉得以前在哪儿见过她。

办好了入住手续,护士安排了床位:“大娘,您就住18床吧,在905室。”

18床?!王大妈心里又是咯噔一下。老伴当时也住18床!

她有些为难地张了口:“姑娘,能不能给换张床?”

郑则、郑如对视了一下,也明白母亲的意思,随即道出了实情:“上个月我们家老爷子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天,就在905室18床,最后也是在这张床上咽气的。”

“哦,这么说我也有印象,难怪看着你们面熟呢。我去跟护士长说一下,让她给你们调床。”护士对此表示理解。

护士长答应得很爽快,说等病人输完液,她去跟10床协调,理由是男女混住不方便。

然而,10床病人不同意,说是不在乎混住不混住的,他与病友相处融洽,换病房多麻烦呀,他又不认识其他病房的人。

护士长最后答复:“只剩下这张病床了,您将就着住吧,再说了,医院里哪张床上没有……”她欲言又止,但在场的人都明白她的意思。

王大妈心里更难过了,悲戚地说:“我心里不是害怕什么。医院里哪张床上没死过人呢?我不想住18床是因为他才走没几天,在家里我都总想他,如果睡在这张床上又怎么能不想呢?怕是整晚都睡不着觉了。”说着说着,她的眼圈红了,声音也有点儿哽咽了。

护士长见状,也没再说什么。

另一位护士指了指医生办公室,小声支着招:“你们不是杨医生的病人吗?让她帮忙在自己病人之间协调一下,病人都买医生的账。”

郑则向她道了谢,走过去敲响了办公室的门,心想:已经托了关系,这点儿小事杨医生应该不会拒绝。等出院以后,再好好还一还欠下的人情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