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花隔云端,古诗词中的美学
“美人如花隔云端”。
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看无弦诗会2019年的台历,6月配的是荷花图。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荷花,一眼望去,盛夏的风光由画中扑面而来,仿佛让人又一次亲临长安区王莽乡或商州棣花古镇的千亩荷花塘。这个时候,王莽乡的荷花只是零星几朵的绽放。而就是这零星的几朵,在阳光的直射下,一片片紧挨着的荷叶中,或高或低,或隐或现,盈盈暗香,亭亭而立,不由人不想到“美人”二字。
什么样的美人叫美呢?
是汉武帝刘彻“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谬书信催返“陌上花开缓缓归”的夫人;还是其他青史留名的女子,如四大美女之类。
汉武帝刘彻因李延年的一首歌便对歌中的女子有了向往之情,这至少说明了一点,李延年很有音乐天赋。他仅凭音律的跃动,就使刘彻对“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的美人有了强烈的欲望。故事继续,李夫人如愿伴随王侧,却因病先王而逝。史传,李夫人坚持不以病容见王驾,以期留一个美好的印象在王心,使王念及其生前美貌亦留有余爱,可以眷顾到她的家人和儿子。
后人称其聪明。
我觉得这里面尚可商榷。刘彻是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一。李夫人病时尚可自主,死的那一刻,王能不看最后一眼。纵然其死后容颜栩栩如生,终究是没有了灵气。再者,王周遭莺莺燕燕,从陈阿娇到卫子夫,赵国王夫人,以及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钩戈夫人。只能说,她只是死在了王最爱她的时候。因当时之最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移情到和她相关的人事物上。相比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她的儿子昌邑王刘髆得到了关照。
移情作用,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体现。就像我想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荷花,由荷花想到了美人,又由美人发散性地想到了美及与美有关的种种。
在文学创作上,这样的移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情。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他的著作《谈美书简》中,就生理学观点谈了美及美感,讲到了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指人观察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这话是分毫不差的,因着某一物我们便对与其相关的种种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或者,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主体的情绪因素和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那些本没有生命的外物因着主体的感情注入有了温度、色彩的关联。
移情于景,是有强烈的感情渗入,审美的对象是独立被动的,体现了主体的生命、 思想和情感, 象征着一种精神内容,是对自然万物和自我人类的相互观照。
刘勰所著《文心雕龙・神思》 有言: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 明代沈周《书画汇考》 云: “山水之胜, 得之目, 寓诸心, 而形于笔墨之间者, 无非兴而已矣。 ”
这都是说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需把主观情感移注于客观事物, 由想象构成意象, 由意象烘托意境,对自然之物有情感灌注以及自然对作者灵感的启发。
移情说这个美学概念来自西方。在此基础上,王国维建立了“境界说” ,并区分了“有我之境” 和“无我之境” 。 其中, “无我之境” 意为审美主体移情于外物之中, 达到与物俱化的境界。 作者的心境融化于景物之中, 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
具体来看,移情作用在古诗词中通过“比”和“兴”的手法得到实现。
“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通过类比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此物以附它意,这是比;兴则是触物或触景生情。“兴”比“比”更含蓄委婉,常有一些不能言尽之意。相对于比,兴是发散性的、即兴的油然而生,是情感上的宣泄与释放,是主题的升华。与下文,在文字内容上,没有实际的联系。
我们读古诗词时会遇到,有的句子似比似兴,有的句子只兴不比。这种情况,就看这个句子有没有兼有比喻、象征、烘托。如果有,它就是比兴;如果没有,称作起兴。兴之重要,就是诗的思想灵魂的高下之分。有比有兴,诗活;无比无兴,诗死。至少,也算不得一首好诗。比兴手法的运用,是作诗的高明之处,也是移情作用的神来之笔,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我们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