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 影 ,一个“红小兵”的人生回忆录(三)
作者:邱杉
第六章 退休生活
第二节 创办华工《校友》杂志
十、信心 责任 使命
温总理讲: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是信心危机和信用危机。只有消费者有信心,才能大胆消费;只有企业经营人有信心,才能大胆的投资;只有国家领导人有信心,才能开动脑筋,想方设法采取及时果断的措施应对危机。只要有信心,我们这个国家才有新希望。
信心比黄金更贵重,此话用在《校友》杂志的创新发展上,也是恰到好处,点中了要害。本杂志创刊以来,杂志社内外都惊叹难办,难以支撑下去,稿源和印刷费,使人望而生畏。确实,每年20万的开销,需要有百万元营业额的企业,赢利2O万元保费用,才能勉强支撑下去。好心人都劝说邱主编悠着点,“缺钱就不办算了,对付走到哪,就歇脚算了。"
然而,邱主编则不以为然,他满怀信心,上窜下跳,越办越起劲,越办越开心,越办越好。他的信心来自何处?为何干劲十足,牛气冲天?记者与他攀谈起来。
一、信心来自形势分析,市场需要
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共产党创办的工科大学,名列中国重点大学十名之内的新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华中科大近年来的发展,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大学办得好坏,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该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校友们在社会上的声誉,就是母校的声誉。事实和实践中都说明华中科大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不错,声誉也很高的,尤其是在华中、华南地区,社会上各用人单位都往往首选华科大毕业生。人们心目中已经把华科大校友纳入一流人才之列。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校友会来支撑与表现。20多万华科大毕业生需要一个交流表现的平台,应运而生的《校友》杂志,是校友们交流表现的好平台。形势发展的需要,市场渴求的需要,办《校友》杂志的热心人,当然是信心十足,不愁稿源和经费了。
信心来自内力、内功。华科大校友在朱九思院长的人格魅力熏陶下,在“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华工精神感染下,造就了华科大人的良好素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独当一面,实干苦干,开创一片天地来。空前的凝聚力,使得办杂志的热心人,有信心依靠母校、广大校友和校友单位出钱出力,做好校友们的“精神大餐"。又由于人文精神的渗透,华科大的文学爱好者,能说善写的笔杆子不亚于文科院校毕业生,故在稿源方面,热心撰稿人也是层出不穷的。有关“幺姑娘"的连载和谢瑞和教授的长篇文章,就是工科毕业生的杰作,内力和内功都充实了“信心宝库"。
信心来自抓住了时机。母校校庆50周年时,武汉校友会创办了网站、电子名录库、会刊,这三件实事是一气呵成的。之所以如此快捷成功,就是5O周年大庆时,校内校外,上上下下都想为华科大大庆做点事,出点力,添点喜气。汇集了怀旧、恋母、亲情、友情,只要是校庆的事,人们都热情参加,乐意出钱出力。《校友》杂志很快由校友总会批准,请学校领导题字,如期顺利发行,在大喜大庆的氛围内,“幺姑娘"便呱呱落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今是拉动内需,抗击金融风暴,自主创业的大好时机。《校友》杂志处于自主生存发展时期、自由发展,面对这样一个好的机遇,我们怎么会不是信心百倍呢?
信心来自时间空间的积累。一切事物的发展、成功,都不是一蹶而就的,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点滴的积累过程,中国共产党由建党、国共合作、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历经了近九十年的磨砺积累才取得今天的成绩。而本刊经历了六个年头的运转积累,一路走来,扫清了各种障碍,从化缘经济到“认养”,搞实业造血,到创新交接班,这期间的硬件、软件条件的发展积累,已完成了大半。我们没有丝毫理由,灰心叹息,走回头路,将双月刊压缩为季刊。失去了创新发展的信心,那不是华科大人的品行。“敢于竞争,善于转化”,信心百倍地创建未来,才是华科大人的天性。
信心来自母校的关怀、各兄弟校友会的关爱与支持,《校友》内刊号属于国内外各兄弟校友会所共有,自已的孩子自己爱,8 1个校友会所共有的“独生女”,怎么会愁吃缺穿营养不良呢?20多万校友的遗传因子,一定会使她睿智聪明,而活泼健康地进入少年、青年时代。
信心来自当任武汉校友会戴剑勤会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全体理事的集体发力。戴会长“认养"了《校友》杂志两年,使得邱主编有了喘息减负时间与长远策划求发展的机会,他把戴会长当作抢救“幺姑娘"的恩人。邱主编在公共场合,多次宣称,他因减负喘息了而多活5年。他告诫年轻工作人员,一定要尊重会长,按她的意见办。“总经理永远是正确的”,是因为总经理能把握全局,即使决策指示有失误,也可以采取措施予以弥补,而小兵总是只看到局部小范围。
在北京会议期间,戴会长要求赴会人员统一思想,有意见回汉再提,这种高度忍让,顾全大局,统一行动和意志的行为,感动了老校友,“士为知已者死",他声称要替会长分忧,对会长负责。投票选举了她,就要支持帮助她。
戴会长的信任支持,使《校友》杂志社能够像200 8年那样顺利渡过一切难关。杂志社2008年的结局很好,并没有受经济风暴的影响。2009年开局也不错,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进行新的调整改革,来一个大的改变和发展。
二、责任以行,时不我待
人的一生,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责任,幼儿、少年时候的责任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当好接班人;青年、中年的责任是争当栋梁、功绩满天下;老年是传、帮、带,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社会、家庭、自己、朋友负责到底的。朱九思老院长的责任是为华工打基础,打破全盘搬抄苏联模式,按教育规律,办好社会主义大学,黄树槐、杨叔子、周济、樊明武、李培根五位后继校长的责任是发扬朱九思精神,带领学校继续向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进发。
武汉校友会的创始人是武汉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总工程师柴贵庭,武汉科技交流站主任熊兆铭,熊接任武汉校友会会长1 9年,又经陈学锋会长过渡到当今会长戴剑勤。他们都对母校、校友和会长尽职尽责,富有建树。《校友》杂志的创始人是熊兆铭、袁谦、张林、邱杉等校友,“幺姑娘"的监护人邱杉、杨永安、周建国等校友已经是负责操办了六个年头,他们也在寻找新的接班人,在34期上邱主编作了“交接说明",这也是对母校、校友和自己负责的表现,做到善始善终,这是责任移交,事业兴旺的表现。
三、不辱使命,《校友》长在
有了责任感还不够,还应有使命感,抓紧时间去完成。武汉校友会理事会的使命是继承上两届时校友会的光荣传统,把已有的网站、名录库、会刊、实业部等硬件发展完善外,还要将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名牌与华科大校友的所有软件资源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四服务"见成效。母校真正成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之日,便是武汉校友会成为知名一流校友会的成功之时。我们以信心、责任、使命去争夺之。
十一、母校,请给我感恩的机会
编者按:本文的目的是让母校具有打破国外大型激光机垄断卡脖子的高科技项目国产化,同时,免费为母校在基层理论“激磁波”上,有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展示校友风采,关注母校发展”,是李培根校长给《校友》创刊五周年专刊的题字,肩负着这两大任务的《校友》杂志社,面对当前的难关门槛,束手无策,不得不公开撰文,寻求良策。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注册的社团组织,主管单位是国家高教部。遍布国内外81个地区的校友会,从法律角度看,都是单独注册的法人单位,是互为平等的。从行政属性看,81“个校友会都是华中科技大学家庭中的独立成员,校内总会是所有校友会和每个校友的家,游子回家到母校为校友们办事,大多数情况下,是热情相待,温暖如家。朱书记、李校长亲自接待,到各地校友会共庆年会等等,都是“服务为先"。但有些人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他眼睛是盯着那些“功臣名就”的校友或校友单位的口袋,至于草民百姓校友,那不是他的“校友之家”,荆门校友会说:“母校不要我们了”。南阳一位校友说:“不能常回家看看,母校不欢迎我”。
武汉校友会当红娘,校友单位3303厂历经三年的努力,试制出了大型激光切割机、焊接机的某一关键部件的模样机,校友段宁一副省长曾派两名处长和两名激光专家到现场调查核实、评估,对前期所有的修复、吸收消化、设计图纸等,大量深入细致地,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了很高的评价,对后续深入研制生产准备工作,要求抓紧进行,遇到困难,随时听取汇报,一定给予全方位的支持。3303厂张恒山校友说:“如果校领导能有口头或书面指示,我们一定能做出同国外同样水准的合格产品,华工激光哪怕就是按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1/3配套使用,我们也就有信心、有能力促使激光产业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生产"。我们曾经呈文给朱书记、李校长、主管副校长,层层转批到华工科工集团,最后到激光公司、激光研究所,直至经办教授手中,才花了9万元购买了一台报损了的国外样品,前后历时3个月之久。办理此事的老校友说:“你们这些处长级官员,如此官僚作风,在朱九思年代,处长就别想当了。"据前述情形,我们猜想要学校领导保证华工激光用国产货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全国所有大型激光生产单位,都受制于国外公司制约,只能成套进口,防范中国实 现国产化,如此反复过程,几年来的折腾事实,促使3303厂感觉到:“我们被武汉校友会及母校内等人忽悠了三次,真没意思”。
另外,令我着急要跳楼的又一件大事是:李校长亲自批字转发四位院士和校科研发展院了解一下的“激磁波"项目,我们送调研报告的信件,科研发展院不收,要我送校办公室,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只收了李培根、杨叔子的信件,其他院士的信件他们不收,我在会场外苦等了半小时后,才见到了当权的校办主任兼校友总会秘书长,他坚持要我这个68岁的老人将剩下的信件自己送去,说此转交非行政行为,他转交不合适。我说:我是武汉校友会的老校友,您是校友总会的秘书长,拜托你转交给院士的信,也应该帮办一下吧?!该秘书长接着 说:“那要看是什么事,不是每件事都必办的”。我这位6 8岁的老校友只好扭头离去,我的心在风雨中哭泣道:我再也不回母校了。
母校啊!能不能多给点老校友感恩的机会呢?
再透露校友们一个“不幸"的消息,《校友》杂志主编被母校个别工作人员逼得神经兮兮的,他要向新领导反映其遭遇,怕得罪他们,给小鞋穿,他书面申请与当事人交流对话,申请报告石沉大海无音讯。看来只好让她大女儿强行绑送精神病院了。他始终不明白,他的敬业、执着、实干、苦干,而努力创办了《校友》杂志,牵线搭桥搞高科技大项目,却遭遇如此冷落。
我不得不公开呼喊:母校,请给我感恩的机会啊!
十二、校友办《校友》
2004年12月,武汉校友会明确公示,《校友》杂志(包括内刊号)的拥有权,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海内外各兄弟校友会所共有,横向联会,实现“资源共享,共创品牌”。七个年头的运行实践,得到了母校各级领导、校友总会和各兄弟校友会的关爱、认同与支持,她已经成为创建华中科大一流校友会群体的喉舌,人们夸奖为“桥梁纽带”、“交流平台”、“精神大餐”、“华工名片”。“展示校友风采,关注母校发展”(李培根题辞),“《校友》是国内第一本专注中国大学校友群体的新型媒体”(浙江校友会贺信),母校档案馆已“永久收存”,特发嘉奖。
敞开大门,开放型办刊是《校友》杂志继续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开一个窗口看世界,只能看到世界的局部,敞开大门走出去,遍访海内外广大校友,才能看到整个世界的精彩。20多万校友的风采,历历在目,正是华工情结、川海胸怀,“一览众山小”。
为了充分落实横向联合,联盟制乱,不动摇、不放弃、不折腾,按母校多位知名权威人士的建议,平民校友办《校友》杂志,即四海校友经办《校友》,主办单位为各兄弟校友会,为此,《校友》杂志社委派代表走访了二十多家校友会,通报了《校友》杂志现状,送去了实业项目,寻求了知音、共识,开始了真正为广大校友服务的新纪元,《校友》杂志社再一次新生了。
服务华中科技大学2O多万校友,免费赠送《校友》杂志,呈现了为平民校友服务的特色。为广大校友传递信息七周年,是华科大校友“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凝聚力所在,认真执着,实干不动摇的锐气不减,真正实行创建一流校友会群体奠基立功,是恢复“双月刊”的动力所在。
服务校友单位,《校友》宣传介绍校友单位的产业、产品和业绩,提供科学技术咨询与交流,抓住合作商机,为校友单位的效益和名望鼓与呼!
服务母校,《校友》杂志记录了母校创建一流大学的每一个脉搏和脚印。母校的产品质量好坏,就是校友们在社会上的表现,“校友风采”、“教师风范”,就是《校友》杂志向社会宣传、检验校友作为的表现。“学校声誉来自校友的作为” (樊明武题辞),正因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们在社会上的表现和作为较佳,母校才有中国大学前十名的佳绩。与此同时,《校友》杂志还汇集了各种发展信息,牵线搭桥当“红娘”,促成了校友与校友单位同母校各院系的项目合作,成果累累,成绩斐然。
服务社会,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是母校追逐一流大学的真正目的。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正在创新教育模式的大学,是一所引领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大学,是一所“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大学,紧跟母校发展,并与其配套的各兄弟校友会,势必以争创一流校友会创新发展,为服务区域经济,引领区域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服务"的精神长存。四海校友经办《校友》杂志,各兄弟校友会共同主办,共同解决稿源和印刷费,用校友们的人才、技术、智力优势,搞项目中介合作造血,将保证《校友》的稿源、财源运转不拮。
众所周知,世界大国都在搞和平合作经济,以“低碳经济和生活”合作,国内搞区域协作,武汉搞8+1城市圈,华中科技大学的“四海”校友搞“资源共享,共创品牌”的《校友》杂志,已合作运转了7年之久,其认同度和公信力,深入人心。母校档案馆于201O年5月份来电,再要两套《校友》杂志入馆收藏, “永久收存”。这是母校对《校友》杂志的认肯与褒奖。
“四海校友经办”的新《校友》杂志,是对国内外校友负责,对已有的捐赠者和捐赠单位负责,坚守六年前的一承诺:《校友》(包括内刊号)的拥有权,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海内外各兄弟校友会所共有。新版《校友》,将有如下改进。
新版《校友》杂志,将有一个上台阶的大跨度创新,首先是“四海校友经办”,20多个兄弟校友会首期主办,海纳百川、五湖四海校友参加经办,后续参加的主办校友会,不论资格排辈,也不论校友会成立早晚或大小,都有参与的机会和空间,彻底落实开门办刊。新版的发行数量,将定位“双月刊”,总发行量要达到数万册,页码上升到每期1OO页左右,除保证各兄弟校友会骨干校友人手一册外,非华工校友,看中了,喜欢《校友》杂志,也可申请发寄。因为《校友》杂志是“国内第一本专注中国大学校友群体的新型媒体”,她的“四服务”精神,就是要广泛宣传,服务社会。
“双月刊”的质量和品位,将超过原4 O期的《校友》,受过大学教育高知群体,其口味鉴赏力,不是一般高雅、可读性标准,它力求有思想性、文学艺术性、新颖创新、真情感人、笔锋奇特的锦上添花。
《校友》还要加强“红娘”的功利与效率,尤其是信息交流、项目中介、解困各兄弟校友会活动经费送大钱包;不定期搞“校友笔会”、 “产品信息发布会”、“技术攻关会战会”……等等,一切都是力争满足校友们的需要。
服务校友,追寻信义,按公平、正义与尊严的准则,维护各兄弟校友会的起码权利与尊严,是2011年新《校友》的求索。又一个春天的春曲唱响了,春晨、春风、春雨、春讯、春雷、春潮、春景、春绿、春花、春心、春意、春情……所有春天的词语都赞美不了《校友》之春的到来。
让我们祝福《校友》春华秋实、再创辉煌!
十三、校友的责任
人们降生到世上,就肩负着各种责任,自觉和不自觉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明显的和潜在的责任,伴随着人们从入世到消亡,谁也逃避不了责任背负终身的重负,何况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呢!
婴儿呱呱落地,他本能地啼哭吸奶,告诉父母生存的需要。
从婴儿到学走路、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他们需要接受父母、社会给予的各种抚养、教育,准备担当起肩挑家庭和社会以至人类的重任。作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好下一代,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做事,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人类进步的开拓者。
无论是领袖人物,还是平民百姓,都各有自己的责任。当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是率领老百姓奔小康,我们平民百姓则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奔小康苦干实干,为祖国的复兴作贡献!华中科技大学的责任是为国家培养一流的人才,已经走上社会或即将走上社会的广大校友的责任,是在社会中有一流的表现。
《校友》是我们广大校友自己的杂志,我们编辑的责任和广大校友的责任,细说几点,以促成”各尽其责“,让《校友》之花常香吐艳。
《校友》的发刊词中写道:“校友的内涵深厚,母校与校友的关系、校友与校友的关系、母校与校友单位的关系这都是一种亲情关系。从这点出发,把刊物办成一条友情的纽带、一座桥梁、一个平台、一种载体,致力于促进母校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母校与校友单位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很显然,编辑部的责任就是建设好、维护好这个纽带、桥梁、平台、载体的作用,而广大校友的责任则是支持、爱护,用上、用好、用足这个平台,导演出声色俱佳的人间戏剧来。
大家知道,办好刊物,一是要有充足的稿源,二是要有人才与经费。 《校友》已开始了第五个春秋的行程。稿源有一些,但高质量的稿件仍然非常缺乏,目前还难摆脱转载摘录较多的局面。现在的情况是:《校友》为双月刊,每期70面的信息量,仅有为数不多的校友挥笔投稿,这与20多万校友这个庞大的数据相差甚远。一方面是编辑人员太少,宣传组稿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要拜托有热心有兴趣、有文采的广大校友,把投稿当成尽一份责任来办。实际上华科大20多万校友,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且有丰富的社会经历,文、理、医人才均有,只要稍加留意观察,愿意拿起笔来,不难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来。《校友》杂志内容广泛,不拘一格,具体要求,可见24期的《征稿启事》。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中功成名就者,在海内外也是成千上万的,然而,“校友风采”这个栏目,也常出现稿荒。这一方面是采写人手不够,另一方面是很多校友怕“宣传张扬”,殊不知《校友》杂志的主旋律就是宣传华科大的名望,其具体体现就是大力宣传有作为有风采的校友。正是这些优秀校友,他们在社会上的一流表现,汇聚成母校一流大学的本色,也为其他校友树立了榜样。我们把这些有贡献的个人表现跃然于纸上,也是对母校、对《校友》刊物尽了一份责任。这不是在宣传个人,而是在宣传母校。被宣传的校友不必太谦虚,其他校友更是要多多向我们推荐、供稿。
另一事实是《校友》杂志邱主编已66岁,又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症等多种老年性疾病,需寻求一个接班人。在接班人尚未找到前,他的责任是不能撒手停办,还要在有生之年把《校友》继续办下去。而校友们的责任是尽快推荐合适的人选接班。有自告奋勇、毛遂自荐者,更是尽了校友责任的责任。
还有一个情况是办刊经费来源紧张,长期是负债发行。《校友》为公益性刊物,全部免费赠阅,现已发行到26期,每期印刷大几千册,全靠热心校友捐资发行。感谢武汉东菱富士电梯公司主动“认养”了《校友》印刷费两年,解了燃眉之急,但还有很多开支如邮寄费、工作人员劳务费等没有着落。而两年的“认养”结束以后怎么办?
邱主编设想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依托校友和校友单位捐赠,先把期刊办起来再说;第二步是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校友们认可之后,求助热心校友“认养”第三步是现在有了认养两年的时间和空间,想办法催生一个“校友实体”,以此为《校友》创建基金,从而求得期刊经费的长久来源。这个“校友实业”正在酝酿之中,但难度很大,我们非常希望有能力的校友能慷慨解囊,一元钱不嫌少,万元不嫌多,为《校友》杂志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武汉校友会的责任是要保证现有的期刊正常发行外,还要为今后的发展创新提高,扩大发行量打下结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的责任不仅要保证目前《校友》正常发行,还有为后来人留下一个长久发展的基金。这个历史责任,要让海内外校友了解;这个特殊的责任,应是广大校友们特殊的关注与支持才能完成。
目前,全职投入《校友》杂志编辑发行人员仅有几位退休人员和几名志愿者,他们只取很少的劳务费却付出极大的热情,因为他们都是华科大的校友!由于经费缺少的原因,不可能吸收更多的专业人员,但我们有责任吸纳校友们建设性的意见和品头论足的指点说教,这也是校友们的另一点责任。我们感谢主动与杂志联系、关心和支持杂志的校友们!
至于有能力且热心校友会工作的校友,他们的责任更是重大,他们的责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带动校友们投向到校友活动中去;还有责任参加校友会的领导工作,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像凝结成“学在华中科大”的校风一样,为社会尽责任、为母校尽责任、为自己和我们的后代尽责任。
责任推动我们前行,责任铸就人生,责任聚集华科大人的意气,责任抒写华科大人的功勋!
从以上摘选的十九篇文章中,显现了我们的敏捷思维,严谨的文笔,精彩的华章,这也是时代岁月磨励积累的结果,对我个人的努力,有一个“自评、自责、自追求。”
十四、自评、自责、自追求
感谢各位校友在繁忙之中,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参加这个“诸葛式’’的校友座谈会,非常感谢吴迎春校友主动发起、组织,提供如此好的会议场所,吴副总经理亲自约邀如此热心、关心校友会工作的官员和企业家到会,确实难得。借此机会,我把《校友》杂志的开办、生存、发展和现状以及下一步的设想,简要汇报一下。作为校友们诊断、策划、推动本刊物做大做强的现实依据。
一、实话实说,时势的需要。
2003年7月,校庆五十周年的前夜,武汉校友会处在一个非常时期,急需一个热心校友,为迎接五十华诞做些具体繁杂的工作,此时我正愁找一个公司办公地点。熊兆铭会长要我到武汉校友会帮忙,两家合成一处办公。我顺势提出三个条件:1、提供一间办公室和一套计算机,指派一个学历为大专的助手;2、除了迎校庆五十周年的捐赠活动外,还要办三件实事:建网站、电子名录库和出期刊;3、贷款五万元作开办费。前两个条件由袁谦副会长落实了,贷款五万元无着落,如 果贷款到位了,今天杂志的面貌又不一样了。
熊会长和袁谦副会长给了我一个硬件平台,一个难得圆“文学梦”的机会,我便辞去了某公司总工程师的职务,甩掉了月薪1500元,专心致志地投入武汉校友会网站、电子名录库、江城校友期刊这三件实事。网站1 O月初开通了,电子名录库自登记校友有2万多人,刊物接连出了“收藏纪念版”、“大典纪念版”、“校庆版”三期。在短暂的三个月内,都兑现了这三件事。之所以这么快地完成,是我抓住了时机,借用了“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品牌的五十周年的诞辰,武汉校友会十七年的坚实基础,广大校友恋母、尊母、爱母的天性;“校友”这个难得的亲情关系,加上大喜日子五十华诞的内外氛围,一气呵成了。如果没有大喜大庆的氛围,也不会搞得这么快。
事实说明华科大人,有非凡的凝聚力,有一个校友热心干事,大家会自动支持办成。所以,我要真诚地感谢母校各级领导和校友总会张艾新、胡兰老师给我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熊会长给我“武汉校友会”这个软件资源,信任放手地让我去拼,去作为;感谢友芝友集团袁谦副会长给了我起步创业的硬件设施;更加感谢在座的各位和广大校友的支持、资助。邱主编个人努力是微不足道的,我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校友,不会谦虚说客套话,校友杂志之所以走到今天,发行了20期,完全是母校的凝聚感染力,人生难得的亲情关系,校友们恋母、尊母、爱母的热心支持帮助。我从事这三件实事的吃苦努力,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圆了我青年时代的“文学梦"。我们为广大校友作了一件有纪念意义的实事,使我们人格升华了档次,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我们无怨无悔,坚持把《校友》杂志办下去,争取再上一个台阶。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校友》杂志的发刊词是我和《湖北日报》言论部(写社论的)张宿宗合写的,它的宗旨和目的是服务华中科技大学20多万校友,致力于促进母校与校友的关系,校友与校友之间的关系,校友单位与母校关系的和谐与发展。它的栏目有十几个,格式已经形成,开篇是重大新闻要事;“校园动态”写校园的新闻,取材校内的“简报”;“院士风采”栏目是校友的最高风尚,诸校友努力奋斗的方向,16名院士已写了五六个;“教授风范”很丰厚,成百上千,这辈子写不完;“校友风采”是功臣名就的校友光荣榜,全国范围选秀,这是本杂志最精彩,最荣耀的一个栏目;“校友走笔”是东西南北中随便走,题材、内容很广泛,也很自由;“校友单位”是校友所在单位的业绩,专业范围及发展方向方针等。本刊覆盖了全国60多个校友会。各校友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都享受了免费赠阅;“往事漫忆”是广大老年校友喜欢怀旧忆往,爱看的栏目;“校园风光”是反映校园内阳光的一面,生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事物;“飞扬青春”是在校的校友谈恋爱的栏目,因为恋爱是生活上永恒的主题;“技术交流”、“理科论文”、“文科论文”都是为评职称的校友服务的;“市场信息”是适应市场经济而设的,还有些临时栏目随时可加。一般来说,老年校友一生坎坷,他们是社会的基石,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中青年校友,呼吁公平竞争,成就他们的事业;在校或刚走上社会的年青校友,只求找个好工作,好恋人。总之,刊物的总体目标是要反映老、中、青三个层次校友的心声,有他们的身影,能做到他们看了这期,还渴望得到下期,每期有一、二篇文章他爱看,我就认为杂志成功了。现在有20期与校友见面了,历时四年,有内刊号,合理合法,奉献给全国校友会。办得怎样,请与评说,我希望少夸奖或不夸奖,多谈改进意见。
现期杂志存在的问题:
一、缺人才。
1、 缺当大将做总编审的人材,尤其缺公关人材,筹资组稿都需公关高手。
2、缺资金。目前是负债发行,资金不够,也影响了刊物质量。
3、缺校对。每期都有错别字和遗漏处。
如果能改善财源,增加一两个公关编辑,杂志再上一步台阶是可能的。
二、解决印刷费的途径
1、向母校要政策,母校给一条小政策就可以解决印刷费;向校友要机遇,一条信息就可以使《校友》刊物活起来。
2、利用校友的关系,做中介,学习洛阳校友会的经验,催生一个校友会实业。以实业的利润来供养《校友》杂志。
3、做些中介红娘工作,提取中介费。
三、发展设想
1、时代性:反映现实社会和略超前性的文章奇缺,仅仅停留在改革前水平,只能是“朱九思时代”,改革后和改革中的创新文章太少。
2、可读性:反映社会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校友最关心的事物,头版头条的东西不多,没有形成自己的编辑风格,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教育的缩影,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丰厚,没有反应出来。
3、信息量(即生存量)还不够:要改变“骑马丁"装订方式,又要加钱。
4、加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20万校友的资源是何等的丰富。华中科技大学各院系的宝贵资源我们只用了冰山上的一角,谈不上深度、广度去挖掘利用,这两个富矿摆在面前,需要有心人开发、兑现。
5、关于美编。杂志也象穿着漂亮衣服的模特一样,既要有思想也要有风格气质,包装有待改进。
6、人才:缺专业人才,现在的四名志愿工作人员是应付还愿的。如美编是业余的,编辑时间要让路她的正常上班和个人谈恋爱成家。
7、服务:刊物本身的质量和发行服务是最重要的,中介之类催生一个校友产业,包括行业服务,潜移默化的增值服务,校友的精神产品(出书、校友通讯录)附加价值等,这是别的校友会无法模仿的,他有生命力,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本刊有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品牌,有固定的忠诚读者,别人无法插足。已有的成就,先人一步,都给我们上台阶奠定了基础,现在只需类似在座的热心校友推送一把,即可扶摇直上。
在此谈谈我的一点心愿,再过三五年,杂志积累30万元之后,我就自愿过渡交班。
我说了这么多的心里话、直话,供各位校友探讨、指正,这个会,应该是诸葛亮会,热心校友出谋献策的智囊会,希望各位畅所欲言。再次感谢吴迎春副总经理发起组织了本次座谈会,并提供了如此阔气的会务条件,校友会表示真诚的谢意!
正当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准备交接班的时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了。在“长沙会议上”,冒出来一个《校友》36期有问题的“政治事件”,责令停刊整顿,收回已有的36期刊物。为此,编辑部不但发出“打开枷锁,校友办《校友》 ”、“维权、维稳、维尊严”的呼唤。
十五、打开枷锁,校友办《校友》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和全国各兄弟校友会大都是朱九思老院长亲自培育、关怀、支持成立的,武汉校友会成立于1983年,是在母校身边最大的一个校友会,有校友6万多人。我们在创办《校友》杂志过程中,与张艾新老师接触较多,我们逐渐感觉到张老师在幕前幕后误导了校友总会,忽悠欺骗了母校领导和广大 校友,在36期《校友》杂志风波中,充当了幕前幕后的总导演,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把好端端的“校友之家”变成了“校友之枷",捆锁了《校友》杂志的手脚,逼迫停刊三个半月、倒退到“季刊”,剥夺了老校友做善事的权力与机遇。搞分裂和内耗,其事实真相,我们不得不公布在有关领导和广大校友面前,让人们识别纠正。不公布事实真相,说明前因后果,校友总会和各兄弟校友会就不好处理横向交流的事务,创建一流校友会群体变为空谈,武汉校友会的分裂与内耗难以制止。我们期待观望了近两年,留足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好心希望张艾新老师卵羽下的政治事件泡制者,在事实面前能够觉醒纠错,能有一个正确的结论。然而,张艾新及其追随者,变本加厉地又一次准备了更重的枷锁企图锁住校友办《校友》这个创举,“校友之家"不应该是“校友之枷’’,枷锁锁不住《校友》发展与创新,我们必须打开枷锁,争先创优,维权、维稳、维尊严,搞好新的《校友》杂志发行工作,为创建一流校友会群体呐喊助威。
一、事情的由来
我们在全国接触了不少校友,大家都很惦念、夸奖伍衡和胡兰老师,她们的言行作为,使校友们感到是回到“娘家",温馨快乐。一提到张艾新老师,都摇头叹息。我们对他最初的感觉是内向深沉,说句良心话,《江城校友》创刊初期,他是支持推崇的,否则不会出世的。他掌管的某期《校友之窗》曾转载了《江城校友》七篇文章。
问题出在《校友》杂志有了内刊号,我们在第1O期提出“资源共享、共创品牌"之后,他便开始质疑发难了,他多次提出封面“误导”之说,有不少老师、校友向他索取《校友》杂志,认为办得好,他很尴尬,我们在封面下方加上“武汉校友会经办”,以示区别回敬“误导"之说,他又觉得我们“不听话"。转而又提出,《江城校友》是朱九思老院长题字,你们改用《校友》两字,朱九思老院长不知道。我们说,朱九思院长不会计较这些,只要是不谋私利,宣传母校的事,老院长不会责难,我们去找老院长解释好了。
果然,朱九思老院长给杂志的贺辞就是“祝《校友》创刊五周年”,张老师就哑口无言了。他的内心的确很别扭,有权、有钱、有编制的《校友之窗》搞不到刊号,只好买书号,给人们的印象是体制障碍,官办的杂志,还不如自发创办的《校友》杂志受校友们欢迎。经管《校友之窗》的张老师显得无能,多没面子,掉底子,两个杂志撞车了不说,还抢了风头,好不舒服啊!他的嫉妒心理由然而生。我们怕得罪县管,只好把每期的清样给他审批,他多次对武汉校友会负责人大声地呵斥道:“你们武汉校友会就在武汉范围内活动,不要到全国搞什么专刊,横向交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付之一笑。洛阳校友会第一个吃螃蟹,联合出专刊时,张老师对王世钧会长说: “邱杉不是法人代表,他搞横向交流,武汉校友会熊兆铭会长都不知道,不要跟他搞了。”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王会长不传话,怕邱主编生气,质问张老师。在他造谣阻拦之下,洛阳校友会、南昌校友会还是不买他的帐,出了专刊。他更恼火,他审批的清样,说得对的,我们改了,他说的不对,我们就不理他,推托是说赶进度来不及更改,下期再附更改声明。
还有,省出版局在审批《校友》内刊号时,要求母校党委开出证明函,张艾新老师则要研究研究再说,是邱主编绕过张艾新主任的阻挠,直接找朱玉泉书记批准办好的。总之,他认为软硬不吃的邱主编,真不好对付,从此便激起了他对邱主编的杀机,非搬掉邱杉这个“又嗅又硬"的石头不可。
二、时机来了
众所周知,《校友》杂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她已是全国校友们的“桥梁纽带、精神大餐”,并非邱主编个人所为,邱主编充其量是干实事的打工者,她不是个体户的杂志,张老师出于嫉妒之心,硬说《校友》杂志是邱主编个人所为。他在“长天楼"会议上说:“杂志主要是邱杉在忙,他很辛苦,很多事情说不清楚。”暗指邱主编有“猫腻”,我们马上公布了帐目,他无话可说。他在校内外上下宣传邱、杨两个老头不是做善事,他们是搞钱的,他俩拿校友会的钱买车开着玩。张老师撒谎造舆论,随时准备“枪打出头鸟"。张艾新老师在他退休前后,搞了一系列的小动作(事例另列),想刺激邱主编犯错误,他深知邱主编性格外向、脾气暴躁,可以刺激他犯错误,用他的错误把邱主编打下去。邱主编提高了警惕, 一再压抑不语。36期杂志印出来了,还未打包寄出时,张老师策划了一个突然袭击的“工作会议",他拉帮结派搞了一个从来没出席武汉校友会活动的某主任当枪使,首先忽悠会议参加者,用最快的速度通告母校领导和有关单位,告黑状,满城政治风雨,“邱杉不再是邱主编了”,发传真到33O3厂和印刷厂,无聊极了。他们高喊3 6期有政治问题:①北京校友会来电,用领袖人物当封面,侵犯了肖像权;②你看,温总理不是我们的校友,“校友”两个字压在总理的头上,很不严肃;③卷首语中“2009年更上一个台阶,就是不要停留在朱九思年代,尽快进入到李培根年代……”,这是挑拨校领导之间的关系,用心险恶;④虚拟“九思实业公司”,朱九思不知道。于是乎成立五人整顿小组作出了决定:①责令秘书长负责把36封存收回,消除影响;②恢复《江城校友》刊名;③邱主编不再担任杂志社工作,交出印章和准印证;④怎么也不能影响4月26日“长沙会议"的召开,责令戴会长在长沙会议上作检讨;⑤某某领导责令停刊等等。
好家伙,文字狱的政治大棒打晕了不明真相的与会者。知情者一看,这是张老师的杰作,他歇斯底里了。如果是与人为善,为什么不打一个电话问问当事人呢?
尊敬的张老师,3 6期并没收回影响,我们全部按数发往全国了,因为我们刊物还没有发出去,北京校友会怎么会来电话呢?您明明知道3l期封面,已经用过胡锦涛与温总理在机场上握手的照片,早就侵犯了肖像权而不吱声呢?是时机不成熟?还是炮弹没准备好呢?张老师,您精心泡制的五个问题,现已真相大白:①北京校友会没有来电,离间北京校友会与《校友》杂志的关系,这个造谣、传谣者是谁?②用新闻稿的领袖肖像,作封面、展览会的宣传,若是公益事业,不用于商业宣传,就是合法允许的,这点常识性的法律原则,您是知道的。顺便说一句,公益刊物转载或未经作者同意转登的文章,也是合法允许的,还可以不付稿费。请不要再拿这些常识性的法规,再去忽悠坑害人们了。③《校友》杂志社怎么影响了4月26日“长沙会议"的召开?我们现在还是“丈二和尚",摸不清是什么意思,请您作公开解释。④谁下令要戴会长在长沙会议作检讨?检讨什么?据我们所知,长沙会议上戴会长并没有作检讨,这又是为什么?我们认为这是您离间我们与会长的关系,恐吓未经风雨的小师妹就范而已。⑤年代问题,我们的原意是指哪位校长当政的年日意思,每个校长的功绩与特点早在3 6期以前就有描述,有什么“挑拨离间"之处?42期52页又重复再登了一段话,真正的李培根年代已经到来,他创办了启明学院,探索新的创新教学摸式,他六个学年的新生讲话“转折、开端、学习、实践、超载、质疑”,年年有新意,“根叔"与学子在网上网下火了一把,他连任两届校长,已被评为武汉市2010年度新闻人物,这不是李培根年代又是什么?这是后浪推前浪的规律,《校友》杂志有超前的预感,能作罪证封杀吗? ⑥某某领导责令停刊,这是欺上吓下的政治慌言,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友群体内的一大丑闻,是变相的政治腐败,现在是亮相这个慌言制造者 和传播者的时候了。
尊敬的张老师!由于您的身份特殊,曾是校办公室主任兼校友总会秘书长多年,现在又是武汉校友会和某公司的双料顾问,在现任校友总会中有一定的权威和欺骗性,您很有心计,忽悠、欺骗现任领导和广大校友的胆子很大,您荣获了36期政治事件的优秀总导演,您对“忽悠、欺骗、专横、独裁”的四大法术用得巧妙,还身传言教,带出了门徒、形成了帮派,搅乱了武汉校友会和全国各兄弟 校友会的正常交往与横向交流,您搞了“不清账、不开理事会、不勾通对话”的三不政策,起了作用。您终于搬走了邱主编这块“嗅石头",还要踏上一只脚,使得广大校友在20l0年度见不到双月刊《校友》杂志,因为您拉倒车的心病,逼迫搞季刊的人更名《江城校友》的贼心未死,我们预祝您老成功!
三、请教与回答
张老师,您把铁杆老华工校友,逼到墙脚无法忍让了,我们已跳出是非漩涡,不搞内耗,团结起来搞校友办《校友》杂志的新创举,料定您这个特殊身份的双料顾问,不会放我们一马的,您一定会再次忽悠校友总会会长和工作人员,谎称某领导再次下令双月刊的新《校友》杂志停刊,几个兄弟校友会明确表示,哪是母校的现在领导的意思?哪是双料顾问塞进去的私货?邱主编何罪之有?他们分不清楚,不好表态。人们说邱主编是武汉校友会的“功臣",现被36期政治事件完全剥夺他认真、执着、坚守做善事的权利与机会。你们的“三不政策"气死了孙猴子,校友总会已下通知“由地方校友会主办的校友宣传媒体,应受该校友会理事会统一领导。”那么,校友办《校友》,恢复双月刊的新《校友》杂志的“理事会统一领导者"又是谁呢?请张老师指点迷津。
张老师,《校友》杂志决不是邱主编个人所为,她是全国各兄弟校友会“资源共享、共创品牌",运转七年之久的法律事实。“解铃还需系铃人”,政治事件是36期引起的,您这个幕前幕后的总导演,不能不公开发话,武汉校友会的事,您这个双料顾问不点头是寸步难行,我们可不可以向武汉教委和民政局申请召开积压三年多的理事会,由扩大的理事会就3 6期政治事件下个结论昵?我们可不可以全部公开3 6期事件的有关资料?我们可不可以向湖北省纪委、高教厅、国家教育部纪委反映3 6期政治事件的真伪?也请您公开发话。
我们发现公开透明是个好法宝,公开透明地在太阳底下晾晒一下事实真相, “忽悠、欺骗、专横、独裁"的法术就不灵了。请张老师注意,这是与您商榷材料之一。后面还有材料之二、三、四、五存放在武汉校友会“民间档案室”内,您可以复印一套,做好公开答辩的准备。为人师表,亮像广大校友面前作点解释也好。
祝张老大安!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
2011年元月22日摘
(摘自第四十三期第8O页)
十六、维权 维稳 维尊严
36期政治事件是一个大冤案,是一大丑闻,是变相的政治腐败。在武汉校友会内外悬浮了两年,《校友》杂志社诉求了两年,申诉的资料有两万多字;信件发给“五人小组”、“理事会”、“秘书长”、会长、副会长、全体理事、校友总会、母校纪委、信法办,15个兄弟校友会以至市民政局,其目的是按法规程序,用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大智慧,公开、公平、公正地澄清36期事件,到底有没有五大罪状?该不该停刊整顿?只有澄清了36期事件,各位理事的权力,兄弟校友会的权力,校友杂志社做善事,服务广大校友的机遇,才能得到起码的尊重与维护,风波平息,给予正义,才有团结、和谐、稳定的局面出现。
不开理事会,不勾通交流,不清账的“三不政策”,一定要土崩瓦解。武汉校友会是有着光荣传统的大校友会,六万之众,身居母校怀抱,应该给兄弟校友会作出榜样,作出大的贡献,责任、义务和使命,催促我们重新团结起来,为武汉校友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向前!
答校友问
问:两个《校友》杂志,同时出现,内在原因是什么?
答:同时出现的两个《校友》杂志的内因是2O09年4月出现了36期政治事件,澄清了3 6期冤案,才能有政通人和,创优争先的春天出现。出现这种现象是武汉校友会理事们的悲衰,他们不知不觉丧失了起码的权力与尊严,现在是春眠觉醒的时候了。
问:两个《校友》杂志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从数量讲一个是“季刊”,一个是“双月刊”;一个是数量不变、质量上升,一个是倒退数量,质量凑合。他们办季刊的原意是减轻负担,有钱就办,没有钱不办,菜园门子随便进出,双月刊则是遵守出版局的法规要求,年度六期双月刊,页码,不多不少,刊号、印刷厂、印数都标明待查,属公益刊物,不搞商业广告。季刊是要市场商业化,不一定按时出刊,季刊慢变为半年刊,半年刊兑化为乌有,《校友》兑化为《江城校友》,在江城的圈子里打转,即将沦为富人俱乐部的装饰品。双月刊是走向全国,校友办《校友》,讲诚信、服务20多万校友的平民杂志。
问:邱主编年事已高,为什么还不让位呢?
答:早在34期2l页“交接与说明"——致武汉校友会的一封信中,邱主编就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时问是2O08年11月22日。作了交班的与论准备。38、39期合订本中19页,“寄托与希望”一文中,又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作了交接,聘任了兄弟校友会73位顾问与编辑,辅助接班人走向全国,将《校友》做大做强。
36期事件,他含冤流泪交出了大印与“准印证”,接收大员当时牛极了,要邱主编写的总结——事实真相,他看都不看一眼,邱主编忍气吞声期盼杂志有人撑下去,等了三个半月,眼看“刊号"要年检,对外保住刊号要紧,他接连出了37、38、39、40、4l期,交给舒晓说,没稿子找我,没有钱找我,我告诉您找哪位校友去乞讨。我希望您舒舒服服当好总编,保戴会长体面地改选交班”。季刊的第二期是他的小学友提供22篇稿子。刊第三期缺稿,他发去电子稿四篇,唐山大地震一文用上了。这是他实实在在的交接铁证。
为了《校友》杂志的刊名、刊号和债权、债务的一体化解决,希望“么姑娘有一个好的归宿,用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大智慧制止内乱内耗,我们观察了季刊一年的作为,派代表拜访了20多个兄弟校友会,按母校多位知名权威人士的建议实现校友办《校友》,这才出了总第42期,准备再寻接班人,送上一程。
问:42期为什么重登那么多旧文章?
答:这是用大量的事实来提醒那几个“忽悠欺骗"世人的扒手,别拿着准印证和公章闹分裂,应该看到广大校友和各级领导的共同心声,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是强大无比的。
问:42期中的2O多个联合主办校友单位,都表态同意了吗?不是忽悠盗用他们的名称吧?
答:总第42期是在原36期编委会成员班底上,创新发展起来的,既有90%以上的原班人马,又增添了新鲜血液。她还是一个筹建时期,筹建推举的依据是:①调研了2 O多个单位,当面交换了意见和看法,有明确表态支持的,也有好心劝邱主编保重身体,谈化退出好了,大多数是看母校的态度,尽量不得罪武汉校友会当权者。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自愿、量力、开心三原则,有不好意思直说的单位,可以直接或间接告诉我们,随时取消退出,最后以9、l0月份的会议上选举签字为准。②是以过去对《校友》杂志的热心支持与认可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来推荐的。这是公开、透明的筹建与推荐,没有忽悠任何单位和个人。③这种筹建与推荐也是当前跨越式发展的急需,3 6期冤案公开澄清之日,便是校友办《校友》法定启幕之时。④为武汉校友会着想,讲诚信,挽回面子。
就这样,我们为大局着眼,不搞内耗,为促全“华中科技大学”的声誉,全体工作人员自动解散了。
邱汉斌 编著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