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和美食,承载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好奇心
1
有了孩子之后,在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这个问题上,我跟孩子他娘讨论了很多次,也讨论过学区、出国、兴趣班等问题,在一些问题上有分歧,但是有一点我们是达成一致的:希望孩子活的开心、快乐。
但是,在国内这种社会环境下,能做到这一点的父母又有多少呢?尤其是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参加兴趣班、辅导班之后,好多父母就不淡定了,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也赶紧逼着孩子去参加各种班,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好。
最近,我入手了很多婴幼儿教育的书籍,结合我自己的读书经历,也一直在反思国内教育到底缺失什么:创造力?自主思考?动手能力?等等。是的,这些都缺,但是我认为归根到底的一点:缺乏好奇心!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我们从小被要求记住标准答案,却不被允许问“为什么”!即使有疑问,老师也会告诉你,这就是答案,死记硬背记住就好了,那样考试就可以考高分。
考高分?难道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么?
在这种应试教育环境下,孩子的好奇心被渐渐的磨灭了,长此以往,不仅思维被禁锢了,行动上也会变得畏手畏脚。
2
我们需要的是启发式教育,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自己去探索世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要向国外学习。
最近看了日本的中山章子等人主编的《大自然中的美食》,这本书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物,分别是大米、大豆、牛奶、蜂蜜、巧克力,通过图片这种直观的方式,展示美食从生长到制作的全部过程。
通过食物,帮助宝宝认识大自然,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并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
大自然中的美食我们这一代人,除了出生在农村的,好多人在农村多少还有几个亲戚,还有机会接触食物和大自然:我们在小河里捉过鱼和虾,在田野里偷过毛豆角和花生、在稻田里捉过蚂蚱和泥鳅……
但是,到了我们孩子这一代,他们的视野里就只有柏油马路和高楼大厦了。对他们来说,大米、牛奶这些食物都是“长”在超市或者冰箱里的。我们的孩子,不知道白色大米的前身是稻谷,不知道豆腐是从黄豆变来的,不知道最爱的巧克力是从树上的种子里获得的……
我们的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大自然,还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3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奇的,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他们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他们的小脑袋瓜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可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时候发现许多简单的问题,我们却都解答不了。
比如,最常见的主食米饭,变成大米前它是稻谷。而要收获一粒稻谷,要经过春耕、夏灌、再到秋收,从选种开始,播种、插秧、除虫除草,再到收割、晒干、脱壳,最后变成大米,除了辛勤和汗水,还需要半年时间的等待。
在《大米哪里来》这本分册里,通过清晰的实拍图,可以让孩子完整地知道大米究竟是怎么来的,让没有亲眼见过稻谷生长的孩子也能如临其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让孩子了解一粒大米中包含的辛苦和汗水的同时,也能让孩子体会到田园的景色之美。
大米哪里来作为植物里的肉类,我们吃的豆类和豆制品相当的多。豆奶、豆腐脑、豆皮、腐竹、豆瓣酱、臭豆腐等等,中国人发明了“卤水点豆腐”,也将一粒黄色的小豆子变幻成了五花八门的食物。
再说《大豆!变身》这本分册,图文并茂的介绍大豆的生长全过程。从播种,到长芽、长叶,再到开花、结果,最后从结出的豆荚里收获黄豆。而通过之后的变身,黄豆又会变成我们喜爱吃的各种食物。
大豆!变身!其他的三册,分别介绍了蜂蜜、牛奶、巧克力这三种食物,作为成年人看完之后,内心也涌起了一丝源自童年的好奇和满足感。
4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悟是日本人做事的细心和用心。比如讲大米的由来,从播种到秧苗,再到插秧、驱虫、赶鸟,一直到秋天水稻成熟后,收割、脱粒到最后变成真正的大米,这本书的制作团跟拍了半年,就为了给孩子们讲清楚“大米哪里来”这个简单的事情。
粒粒皆辛苦反观我们自己,在孩子在教育中,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么?在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花费那么多精力和时间给孩子解释清楚么?
而且,好多你知道的所谓“常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未知的、新鲜的,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那是因为你以前学过。
“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仅是用来果腹,它与文化往往也分不开,更承载了很多的意义。不同的饮食文化造就了不同国家的人,也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即使再普通的食物,也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的辛勤劳动。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食物的前世今生,还可以让孩子养成珍惜食物的习惯,更能让孩子意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引导他们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这些,不正是大自然和食物所承载的意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