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前密训——第三章 辛亥革命
12.辛亥革命爆发前大事件(单选题)★
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四川。
1895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13.辛亥革命前的思想和组织准备(单选题)★★★
章炳麟的著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著作:《革命军》(“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著作:《警世钟》和《猛回头》。
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其机关报为《民报》,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4.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简答)★★★
1905年至1907年。一孙中山为代表的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主要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意义:(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文学的广泛地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15.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简答)★★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使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16.广州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单选题)★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7.孙中山为捍卫革命果实进行的斗争(简答)★★
1.发动“二次革命”,(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
2.发动中华革命党(1914年在东京成立)
3.发动护国战争
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18.辛亥革命胜利的局限性和历史意义(论述题)★★★
局限性:1.没有提出彻底地反对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地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的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第三,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第四,促使社会风气的新变化;第五,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