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文艺评论我们是被各种专题拒绝的怪咖

我所理解的酷

2016-09-18  本文已影响430人  杨春艳的番茄园

最近看了一部很酷的电影《上帝之城》,同时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同样酷的电影《猜火车》,然后,我忽然停顿下来,想好好思考下,什么是酷?

酷是这样一种感觉:这一事物超越了你一向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在常识之外,它自成一套另类的逻辑,就算堕落、不堪,也自有其非凡的美感。酷是关于丑的抽象审美。

现实中,我们会认为暴力、吸毒是堕落的,会把这样的人边缘化,避之唯恐不及,当电影把视角对准这群人,并细致刻画他们的人生观和处世逻辑,不带偏见,也不居高临下,你同样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认同感,对他们的自由、狂野、无奈、痛苦感同身受。但离了电影这个虚构的媒体,你仍然对边缘人充满忌惮,因为你隐约知道艺术与现实的界限,所以这种审美只是抽象性的。

酷是对循规蹈矩的挑衅,是对正常的反叛,是做常人做不出的事,说常人说不出的话。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我们一般人更愿意和别人保持趋同,呆在一个“安全的大多数”阵营里。但同样也会出现一些非常自我的异类,不要安全感而是要冒险和张扬个性,这样的人,很酷!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酷就是敢于与众不同。

比如我们会觉得韩寒、安妮宝贝很酷。至今还记得韩寒在《文坛算个屁,谁都别装逼》的文章里写过这样的话:“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都最后也都是花圈。”这话够狠,挑战权威够彻底,而这还只是他质疑权威的冰山一角,他质疑的领域多了去了,教育、爱国主义、纯文学……在有些人看来是偏激,从另一角度来看,就是酷。

安妮宝贝的酷在于她高调地保持低调,神龙见首不见尾,与一般作家努力寻求曝光度不同,她很少公开露面,极力拒绝媒体打扰,只埋头于出一本又一本的书,这种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很酷。

酷是冷眼看热闹,高级的酷需要胆识,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旁若无人地直面内心。不盲目崇拜权威,也不盲目鄙视底层。酷的人总是与大众拉开一点距离,你并不觉得他亲切,而是给你一种冷峭感,同时,你还会不自觉地佩服这种人,毕竟冒险总是伴随着刺激,而安全感却尾随着乏味的平庸。

身边的人大多活得小心翼翼,汲汲于世俗的认可与成功,能称得上酷的,少之又少,我回忆了又回忆,觉得大学时有一个女生,勉强和酷沾点边。

那次,同样作为贫困生,我和她去市里办助学贷款的事情,我们在办公室外面,靠着栏杆等着,我是无名小辈,她却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有名的才女,在校报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她忽然和我聊起天来,说着说着更是说到了一次她的自杀经历,她说她总有一种格格不入之感,这份孤独使她绝望,所以她曾经在某个夜晚,在学校外面的荒草地里想要割脉,她向我描述粗粝的碗瓷压在血管上的紧张感,以及从割破肉体的痛苦中获得的快感……当然后来她被路过的同学救下来了。

我当时听了,竟然相当的佩服,能把情感体验到如此极端的人,难怪写作会那么好。

这件事气质偏黑暗,算不得一个恰当的例子,然而除此之外,我找不出其他的例子了。

--------------------------


杨春艳:  在清冷中升华,在孤独中沉思,我手写我心,哪管世间繁华。

个人微信:cara9902

公众号:杨春艳的番茄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