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观

框架思维和大局观的建立

2018-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徐靖_70c3

        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拥有自我进化的能力。《原则》里有一句话非常精彩: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是一切的驱动力。

        我很相信这个原理,是源于对孩子的扶养。乐乐小时候,我一直期望她能过一种简单快乐的生活。

        什么是“简单快乐”?多年前,我会觉得她能快快乐乐长大就是简单快乐。具体说到什么是快快乐乐长大,那时是很迷糊和迷茫的。

        在和孩子齐头并进成长的路上,我摸爬滚打一路走来,渐渐认识到了:真正的简单快乐不是我能给孩子的,而是源于她的内心——和她的个性是高度匹配的——她喜欢与人相处,理性而乐观,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是她的优势,而让她沉下心来做学霸、放下身段做玩家都不是她的优势——她的快乐就是溶入社会,有各种关系连接,并拥有相对突出的位置。

        这一点和我完全不同,我的世界最大的快乐是和自己做朋友。

        人这一辈子也是进化的。我们可以通过进化改变自己。身体能变瘦,思维模式也可以变高级。

      当一种思维训练逐渐变成一种思维模式时,就会内化为一种本能。假以时日,这些思维和推理会变成一种很好的直觉。

      而最重要的思维模式是学会建立框架思维和大局观。

      战略和方向对了,才谈得上战术正确与否;或者说,只要战略和方向对了,战术有时候并不那么重要 —— 这一点在投资领域的体现最为鲜明。

    (1)如果你在 2008 年楼市低迷的时候,决定将手里的钱全部用来投资楼市、而不是其他标的,那么首先在框架上做对了。 

    (2)在买楼的前提下:选择买武汉的房子、而不是湖北孝感的房子,那么在次一级的框架下又做对了。

    (3)在买武汉房子的前提下:选择买中心城区内、教育资源丰厚(比如永清地块、水果湖地块),位置俱佳且交通便利的房子,而不是远郊的房子,那么在再次一级的框架下继续做对。

  (4)在买中心城区内、永清水果湖地块,位置俱佳且交通便利的房子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好的小区,南北通透且户型和物业俱佳的房子,比选择一个一般小区,朝向和物业均不好的房子,升值空间更大且更加抗跌。

    以上四级框架中:大框架决定小框架,如果给这四级框架标价,显然有“1>2>3>4”。

      知道买房而不是买其他,这个判断是最值钱的。

        在此基础上,买武汉而不是孝感的房子,也是非常值钱的判断 —— 但在买房这个大前提下,选择武汉而不是孝感,并不是个困难的决策。

      在上述基础之上,具体买在什么位置,就相对更容易做出判断了 —— 这个判断也就相对不那么值钱了。

      最后一条,其实技术含量并不低、复杂且琐碎,若不是看过很多楼盘、积累了丰富经验,很难掌握 —— 但在我看来,这也是最不值钱的一条判断 —— 因为只要你在“买房”、“买武汉的房”、“买中心城区、配套齐全、教育医疗资源丰富、位置好、交通便利有独特稀缺性的房”,这三个维度上做对了,已经赚到了远超这轮楼市上涨趋势的平均收益。

      至于小区好不好、户型好不好之类诸多细节,只是决定多赚一点还是少赚一点的问题;而且这里面的赚头,相对前几个框架是非常有限的。

      再谈个投资方面的事情。比如投资股票(首先是你已经决定买股票),把这个框架用在选买什么股票上:

      (1)月线级别:哪个行业是月线级别上涨趋势,可以以“年”作为上涨的基础单位。

      (2)周线级别:哪个板块或哪些股票最受益于上述趋势。

      (3)日线级别:哪些股票是龙头股,最受益于上述趋势。

      (4)60 分钟线级别:什么时点是最佳介入时点,通过什么方式介入。

      同样的道理,你会发现第一层框架最难;在 (1)的基础上顺势推出 (2)相对容易,在 (1)和(2)的基础上推出 (3)也不难,但 (4)则非常复杂琐碎不容易,涉及到技术分析的认知、以及长期的实操积累,真正掌握到手并不那么容易。

        如果你做对了前三条,其实在什么时点介入、通过什么方式介入,已经不重要了,赚得多少的问题而已,而且这个量级的赚头相比其他级别,空间并不大(长期练习,你会有不错的收获)。

        同样的框架套用在职场上:

      (1)当你决定决定介入哪个行业的哪个领域,以什么方式介入:只有选对大方向,才有可能活下来并发展壮大;选错方向必死无疑。

        (2)在选定方向的基础上,确定公司战略并找到投资人(或者自己出资):假使选对了大方向,公司战略错了或者融不到钱,公司也做不下去。

        (3)在前两条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管理者,并搭建团队。

        (4)找到具体做事的人,开始干活。

        同样,最重要的,一定是 1>2>3>4,但如果1对了,就技术和能力层次来看,4> 2or3。

        慢慢摸索,就能明白选人的标准——所谓才华横溢,专业技术能力强。

        放在楼市,一定是对小区位置、户型等细节把握得特别精准的人 —— 而不是在“买楼”的大框架下,顺势推出“买武汉的楼”;以及再顺势推出“买永清地块”的人。

      放在股市,一定是技术分析玩得666,能够精确把握一切买卖点的技术达人 —— 而不是在某个行业趋势下,顺势推出买哪个板块,并从板块从找出龙头股的人。

        放在职场,大部分人,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第四层框架里,嘲弄第三层,不理解第二层,神话第一层,所以始终无法获得解脱。

        不要嘲弄你的领导,也许他真的只是有资历而且不如你专业,只知道按照老板指示执行,还喜欢拍马屁 —— 但也是属于高于底层的第三层框架,价值就是比才华横溢的底层高,而且所需要的技术含量还更低。

        如果你从四层框架结构来看,就会理解并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争取领导的信任并寻求上位。而不是自视“业务能力和才华”甚高,年少轻狂 —— 若如此,你必然会付出代价。

        要么习得技能、积攒资源和人脉,学习组织方式,等时机成熟后,自己去做第一层的趋势判断并组织资源自己做老板;要么就作为第二、三层框架,拆解并执行第一层框架的判断,上传下达并“伺候好”老板,因为在这两层框架中,“信任和好用”、“是自己人”远比才华横溢重要得多。

        如何利用四层框架做深度思考?

        在投资领域(无论是资金、人际、教育、婚姻各个领域,其实都是投资,都可以展开思维延伸一下),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因为问题反映出思考的框架和格局:大框架和大格局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必然获得大收益 —— 比如马云说,自己常常思考的是中国未来的需要,以及未来的风险。他认为,未来 10 到 20 年,中国最需要的是幸福和健康 —— 乍看起来有点装逼的味道,不但装逼而且空泛;但这个判断却非常重要,属于框架的第一层。

        如果你能够根据这个第一层框架顺势往下推(当然也要结合其他信息),大致可以了解(通过架构)阿里的战略方向,现有业务的发力方向 —— 比如怎么定义幸福和健康,如何才能做到幸福和健康。

        再往下推,在这个战略和发力方向上(哪些领域和行业能够促进人们的幸福和健康),哪些是重点投入的领域,哪些是缺乏的东西 —— 鉴于阿里是互联网行业龙头企业,那么它重点投入的领域是不是代表行业趋势?缺乏的东西会不会通过收购来弥补,如果通过收购来弥补,有哪些标的可供选择?

        再往下推,你可能会有一个具体的策略和一些储备标的。如果这个趋势需要在二级市场上变现,对应寻找相关标的去实现即可。

      这才是我认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去问一个短期的、稍纵即逝的热点事件的受益者。在战略正确的保护之下,即使战术运用不当,也不影响大局(比如在四层结构中,1、2、3做对,4 做错)。但如果只看战术、甚至盯着某一场战斗,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你的容错空间就会变得非常狭窄 —— 比如做超短线,可能买后不涨停就说明你失败,第二天就要砍仓。

        如果你能够把握住第一层框架,并通过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结构,推断出二、三层,那么第四层结构其实相对就没那么重要了。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问“××的房子”还能不能买?其实现在对于整个楼市来说,都不是好的投资机会,政策抑制的信号明显 —— 我不断强调第一层框架,楼市现在不值得投资,就是包括所有城市。

        我一直困惑的地方在于:为什么所有的国家政策和市场导向、人口趋势如此清晰,还总有人问“××的房子”是否值得买,坚信投资某一处住宅未来会有很强的保值增值空间?如果这轮从一线城市开始传导的楼市上涨,到了三四五六线城市,一定要选择逢高卖出手中多余的房子,而不是买入。

   

        后来慢慢想明白了,就是因为大家的思维系统不同。

        如果你深处第四层框架中,理解第三层框架将有助于你更好的第四层,理解第二层框架将有助于你理解第三、四层。越往上跃升,你就越发现自己在整个价值链的底端,可替代性强且并不重要,你会发现自己的“才华横溢”价值有限,然后你会去寻求可以实现自己更大价值的地方 —— 这一切都是我过去所经历过的。

        人和人之间,说到底竞争得是认知。为什么很多后来跑路的“理财产品”,喜欢寻求老头、老太太们作为客户,尤其是三四五六线的老人?说到底,就是收割认知差 —— 你的思维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时代,但你的父辈们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上世纪。

        写这篇的目的,是至少让有耐心认真读完的你,有建立框架思维和大局观的意识。这种意识不单单是为了投资,对你诸多领域的规划和决策都有裨益,之后的课程也是建立在这个框架基础之上。

        但仅有意识还不够:框架思维只是骨架,真正运行起来需要不断学习,有足够的知识结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等作支撑。所以那些好的书,希望你能够抽出时间把它们读完。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认知能力,是投资的不法二门。若认知跟不上,你很容易在投资领域被“降维攻击”。

框架思维和大局观的建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