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转化实践总结

2020-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子倩

      通过对咨询师一周课程六大理论的学习,让我对双系统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社会化责任化理论、四循环模型理论、金子塔理论、染缸定律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及这些理论内部的联系,双系统理论让我知道了一个人首先要注意思维系统的培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让我明白人的需求是从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认知、审美、最后才是自我实现这样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逐一满足的过程,社会化责任化理论让他明白人最终是要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化人责任化人的过程,四循环理论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优秀必须经过无数个信、行、效、优的四循环闭合模式,金子塔理论让我明白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由他的信念、信仰、信条而决定的,就是他相信什么?恪守什么?染缸定律让我明白了,人是环境的产物,在特定的环境中,他就能够形成特定的信念、信仰体系,明白了这些理论的作用,以及内在联系,我立马运用到孩子身上,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明白孩子是思维系统出了问题,第二想想孩子需要得到什么满足,第三我需要怎么样去给他建立信念系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后想到院长说的我们的价值观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那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我们目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了,于是在星期六的家庭会议上,我提出以后我们家要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家每个人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方针加入了我们的家规范畴,

      通过这几天的践行,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孩子,这几天在两个孩子的和谐、友善相处方面取得了突破,前面女儿总是因为哥哥做的好就开始哭,或者哥哥做的好,哥哥就用呵呵的笑声让妹妹感觉到他的不友善而气的哭,要不就是争东西争的哭,总之就是一天都在哭。每天两个都打的鸡飞狗跳的,还有前面哥哥每次看见妹妹有什么东西是他需要的,他总是上去从妹妹手上抢了就走,那这个时候妹妹也是哭,那这两天哥哥学会了找妹妹商量,需要用她的东西,可以给他用不?妹妹也变得大方友善了,会主动的让给哥哥玩,然后两个吵闹的现象减少了80%,这个过程通过两次哥哥妹妹发生矛盾实现的,第一次是学习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二天,哥哥和妹妹又发生了矛盾,我通过妹妹的攻击表现判断妹妹的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和妹妹沟通,妹妹说她害怕,因为哥哥现在越来越优秀啦!他怕哥哥会超过他。我引导他。通过妈妈在责商的学习。哥哥优秀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另外就是告诉他,不管是他优秀还是哥哥优秀。妈妈爸爸都是爱他们两个人的。而且你也会越来越优秀。只要你做好自己就可以啦。这个沟通解决了妹妹安全感的问题。以及金字塔理论当中的信念的问题。让他相信不管哥哥多么的优秀,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那第二天妹妹遇到什么事情就没有哭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哥哥看到妹妹的自行车是坏的。就主动的去把妹妹的自行车修好了。但是他修自行车的目的不是为了妹妹。而是为了自己好骑,但是当他把自行车修好,妹妹以这个自行车是他的,不给哥哥骑,两个开始发生了矛盾。妹妹骑着自行车跑,哥哥在后面追。哥哥要把自行车弄坏,还原到原来的样子。当时哥哥感觉到很委屈。他觉得是他把自行车给妹妹修好的。妹妹没有理由不给他起。妹妹的理由是是我的自行车,我没有让你修。我先让他们自己用1:99找自己的责任结果两个孩子都说自己没有责任,是对方的责任,然后我通过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引导哥哥认识到他是自愿帮助别人,不应该求回报,更不应该没有达成自己想玩自行车的目的就要把自行车弄坏的行为是侵害行为,通过这个故事我再引导妹妹,让她明白别人帮助了她,修好了自行车,她应该懂得感恩,并告诉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寓意。同时示范给她们看,下次这种事情三台想修好自己车自己骑一会怎么完成,如果别人不愿意他不应该发火强求,也告诉妹妹他可以怎么做,通过这个故事和引导再让孩子找自己的责任点,两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100%的责任。从这个事情发生引导后,哥哥就懂得了用妹妹的东西争取妹妹同意的转变。再也没有走过去就从妹妹手上抢走了。

    这以前我也知道双系统理论,我也知道思维系统重要,但是我是停留在就行为纠正行为,给孩子讲道理,没有深入到建信念系统上,这个时候我就想到谭院长为什么每次给孩子讲那些经典故事,因为这些经典故事里面就含着信念、信仰、信条,孩子一旦相信了这个故事也就接受了这个信念,接受了信念也就改变了行为,最近几次我都是通过故事通过孩子的小的行为引导到大事情上去,我就发现孩子在大事大非面前他们是明白是非的,而我们只是针对事情说事情的时候,说你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就停留在说教的层面的时候孩子习惯就很难改变,当我们通过就是论理,就理论道,讲到正确的信念、价值观上去的时候,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和改变了。这也更好的证明了要改变行为习惯先改变孩子信什么是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