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写真:绝对权力面前,要么匍匐在地,要么成为看家护院的
儒者是上古时代社会精英之一,他们最基础的伦理概念是源自宗法制度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儒家学派维护整个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社会精英阶层把专制权力打造成没有制约的神权。精英们时常被神权玩弄于掌股之间,还要忍受它的暴戾跟疯狂。慢慢地儒者们的行为也偏离了原来的正常规范。
把儒学从民间一普通学派带上神坛,董仲舒绝对居功至伟。就是这位弘扬儒家学说的人物,其行为才更具有儒者的典型性。
一,装……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人。因为读懂并解释《春秋》,在孝景帝时被授予博士之职。那时候能懂的一部经书绝对是有学问的儒者,所以开班授课(有学问就可以不需要哪个部门批准)。奇怪的是这先生总是拉着帷幕讲课,他讲一遍之后,就由弟子讲给其他学生。弟子们讲课的顺序根据跟随他时间长短。颇有复式教学的味道。
结果有的学生听了三年课还没见过董老师的面。按今天的标准,网络教学都不能这样,这老师绝对会被开除教师队伍。然而,他的做法却很被时人推崇。
不轻易以真面目示人,增加自己的神秘感,这一点董仲舒做到了。
董仲舒介绍/图片源自网络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史记.儒林列传》
二,继续装……
在开班授课这件事情上大装特装,平时的行为举止也异于常人。
董仲舒从来不去自家后园观看,也就是从来不干种菜浇水这样的杂活,而且行为举止必须合乎礼仪。从孔子时代记起,儒者们就鄙视劳动,因为劳动是小人和下愚者的事情,这种情况在汉代愈演愈烈。
这做派是不是符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个儒者的标准?却被当时的学生们尊崇。
当时的丞相公孙弘也靠治学《春秋》起家,但是与董仲舒钻研的角度不同。文无第一嘛。公孙弘身为丞相很少因为人事面折廷争。董仲舒说他“从谀”,就是溜须拍马看风使舵。估计董仲舒是想通过黑公孙弘抬高自己,没想到彼此结下了梁子。
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尊之。《史记.儒林列传》
三,装病,保命
汉武帝即位,经过文景两朝韬光养晦,国力继续提升,开始攻打匈奴。在这个特殊时期,丞相公孙弘跟武帝说,董仲舒可以做胶西王的相国。后来的曹操让祢衡去见刘表用的也是这一招。表面看来是公孙弘推荐董仲舒,实际上是公孙弘想借胶西王之手杀掉董仲舒。
(注:胶西王,刘非,景帝之子,武帝之弟,为人暴戾,朝廷派到胶西的官吏多被其所杀。)
对于去胶西为官,当时在朝为官的人都是“你懂的”的态度。王命难违,只好硬着头皮上任。值得庆幸的是董仲舒是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胶西王听到过江湖上关于他的传闻,觉得他虽然有点迂腐,人还不错,所以对他也挺好。
董仲舒跟胶西王彼此相安无事,却难有作为。尽管没被胶西王找个理由干掉,终归是日夜提防小心翼翼,没有一点安全感。也许是山间的鹧鸪喊出了董仲舒的心声:不如归去。
看透官场的七七八八,董仲舒早就没有上书《举贤良对策》时的勇气胆量了。于是,自保就成为主要目标。遍观周围直接逃避或者暴力反抗都不行,最好的办法是身体有恙,这不是我不想干,而是不能干了。做了四年胶西国相之后,董仲舒称病,免了人头落地的灾祸,得以保全。
董仲舒作品/图片源自网络今上即位,为江都相。《史记.儒林列传》
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史记.儒林列传》
四,装神,撞了一脑袋包
回到家董仲舒也没有消停,他根据《春秋》写了一本书专门记录灾异,结合自己的谶纬学说从当时的灾异事件推测阴阳错行,就是评议时政。
写书总要有读者,被人读到之后出了大问题。主父偃(也学过儒术与董同朝)把这本书拿给武帝看。主父偃把这本书与当时高庙出现的灾祸相联系,直接上纲上线,估计是想一棒子打死董仲舒。儒者之间掐起架来,真是刀刀见血招招致命。
武帝觉得这本书是利用灾异之事来暗讽朝廷,其实什么朝廷不朝廷,不就是暗讽我皇帝本人吗?干脆召集诸位儒生来个大讨论,见智见仁畅所欲言,直指本书作者心中之鬼。
不得不提吕步舒。此人师从董仲舒多年,师徒之间本应有默契,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吕步舒评说了这本书,并且评价相当低,当然武帝没让更多人知道该书作者是谁,吕步舒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认为这本书下愚——下等的愚笨人所做。连弟子都不认同天人合一之说,认为这本书有问题。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董仲舒的那套天人合一理论,除了统治阶级代表武帝感兴趣,并无更多人认可。
于是武帝把董仲舒交给负责监察的官吏,论罪应当处死。
后来武帝大概觉得董仲舒毕竟在控制社会舆论方面做出过贡献,又下诏赦免了他。
装神不成,差点丢了性命,撞了一脑袋大包。董仲舒从此再也不敢拿自己的那套理论来评说灾异事件。
儒者写真:绝对权力面前,要么匍匐在地,要么成为看家护院的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史记.儒林列传》
五,儒者本色,变谀
董仲舒以其《举贤良对策》和《春秋繁露》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进程。面对专制权力所表现出的状态,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儒者没有自我,唯有皇权,即面对权力时的猥琐。
董仲舒批评公孙弘身为丞相不肯面折廷争,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说话,自己遭遇皇权的专横时,也是屁都不放一个。责人以严待己以宽,是儒家学派的特点。
面对专制权力,儒者们要么匍匐在地屁都不放;要么成为看家护院的。
参考内容
《史记.儒林列传》
网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别再被骗了,这才是真相!》百家杂评06-08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