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教育中学岁月陪记

小子我想告诉你-17:算计之计算

2018-06-23  本文已影响4人  王明鹏

说起来综合评价考试,这种631模式,即考试成绩、能测面试成绩、学业成绩分别占比得出总成绩,比较高低分出先后。

由于属于提前录取,考冒了可以不报名,考炸了人家不录取。于是可以精打细算,精细设计,会根据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填报,最好是处于统招分数线之下差不多,原本录取不上现在恰是机会,其中自然也有好多高分者毫无疑问会选择放弃。

我说,这不就是“算计”嘛,算计不能作为一个贬义词看待了。自然,想到的是那句点评某著名高校的话语,培养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是来说,有谁可以逃避掉。

可是接着被人打脸,说“算计本意指向别人,于此不同”,自然属于贬义词。说得铿锵有理,听得心生惭愧。因为心里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实际上,遇到事情人人都要测算计谋一番,或者说权衡利弊更文雅点。算计指向自己叫计算,表现的是自利。算计指向别人叫算计,表现出是权谋。

从有利于自我与别人角度看,可以分做四种:利己不损人,利己损人,损己不利人,损己利人。

普通人而言,做到利己而不损人实属不易,努力避免利己损人。例如那些热衷垂钓者,陶醉自我爱好者,一般属于利己不损人。而所有竞争性社会活动,利己不损人或者少损人,就是双赢。

力争避免的是损人利己。利己是生物本能,也是基因保存的源动力,不能利己的人注定被社会淘汰。看看那些无法适应社会需要,不能养活自己的人,社会也无法容忍之。但是社会也要求个体利己时候不能损人,至少主观上不损人。

经济学的建立就是竭力遵循人性,建立利己利人实现多赢的商业社会。与此同时,损人不利己则是最愚蠢的,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不能得到,彰显的是自我愚迷。

至于损己利人,是有前提条件的,一则由于于心不忍,人性的光辉甘愿自己受损,用作援助别人。二则超越物质与功利需求,无我主义奉献社会,这些更多是圣人所为,或者父母之爱。

如此说来,算计自己是自利,算计别人是无耻。之所以无法接受算计别人,不是道德修养多么高尚,源自不能接受把自利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得之不坦然。

胡适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只不过,生活中的矛盾现实在于,算计无论指向自己还是别人,并不是利己利人的绝对分野,这样的理想化解释也更多是自我安慰罢了。因为,解释权不在于外人,纯属于当事人特有。

这也解释了,事不关己时候知书达礼,涉及自己时候忘记礼仪。算计之计算,总归是主观臆断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