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型婚姻的伤(下)

2021-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璞青人

上篇说到观点问题,我想起读到的一篇文章《熟年离异》,文章介绍了一部影片,影片讲述了一对结婚多年夫妻离异的故事。

这对夫妻结婚24年,有一个即将上大学的17岁儿子,他们是朋友和邻居衍忠幸福家庭的样本,尤其是孩子即将上大学,夫妻俩将迎来我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一天深夜妻子对丈夫说“我想离开了,我们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她的语气很平静,就像谈论明天早上要去买早餐一样,丈夫在惊诧中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妻子的理由听上去很虚无缥缈,“当我想象着我们两个人无所事事的共度余生,每一个长夜该是多么空虚,我脑中一直回荡着一个词——如出一辙,这让我每次都心跳加速。”丈夫的第一反应是怀疑妻子爱上别人,事实上,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们既没有争吵、家暴,也没有第三者插足,生活20年如一日。

丈夫规划了一次儿子大学前的旅行,他想借此修复和爱人的关系,却没成想屡屡和儿子产生冲突。这是一个理科男的父亲,他反对儿子爱好文艺,他认为考摄影和音乐并不能养活一个人,他旅行中的计划,是打卡每个网红点,刷够1万步步数。妻子和儿子想要的却是一个随意的旅行,在丈夫严密的逻辑里,就像一场毫无意义的对冒险的探寻,所有超出计划的,在他看来都是失控的局面。

其实,这个父亲也没有那种让人瞬间崩溃的缺点,但他和这母子俩剑拔弩张的关系都隐藏在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我是为你好”“你为什么不听我的”面对至亲,他往往会进入希望掌控全局的角色里。

镜头闪回夫妻二人20多年前相识的场面,妻子是一个热爱绘画的艺术家,丈夫是一名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去甚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爱上与自己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恋爱中的“互补引力”,在婚姻中往往成为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

故事的结尾是丈夫终于理解了妻子为何惧怕未来的“如初一辙”,他们和平分手。

看到这里你大概也知道这肯定不是中国剧,我其实和很多朋友聊过这个故事,很多人的反馈是“都那么大年龄还折腾啥?”“这是很常见的相爱相杀嘛,继续呗。”“再找一个就能保证价值观一致吗?”“凑合着过呗,不然头疼脑热的靠谁啊?”要继续讨论下去,又是一篇妥妥的讨论观点对错的无用文章了。

回到上篇我朋友家的状况里,我想,能先懂的一方还是必须得先迈开一步,这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同样也见过互补型婚姻很和谐的家庭,始终如一地去欣赏你本就看上的果断无畏或细腻平和,在欣赏之余添加上尊重,补充些理解,也许,伤会好得很快,即便留了些疤痕,也可以用活出来的蜜汁涂抹抚慰,就像你为了遮挡疤痕去纹绣的那一朵玫瑰,始终绽放着娇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