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要崛起国漫

兼收并“禁”的广电局,究竟是对是错?

2018-08-03  本文已影响1人  不一样的烟火_049e

提起广电局,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啥,反正小编周围是骂声一片,记得高二时,教室里不知看什么视频突然出现了国家广电局的大佬,于是听到一片唏嘘声,“就是他让无数动漫禁播”甚至许多同学忍不住爆粗口。那么广电局都进行了哪些“惊世骇俗”的动作呢?

2015年1月,网络疯传最新7大禁令 1、2015年4月起实施限外令,海外电视剧将延迟半年播出;2、演员名人不得主持养生节目;3、2015年起一部电视剧将最多在两家卫视联播;4、9月到10月底间,必须播爱国主义题材和反法西斯题材;5、严打婚外恋、一夜情内容;6、青春校园片可以出现早恋但不许成功;7、建国后动物不许修炼成精。。。

至于最后一条,完整说法据说是“在建国后的动植物等非生命物体不许以妖精形势出现在影视上”。另外,广电稽查队还下架一系列日漫,并发布微博,内容是这样的:文化部今天下发查处名单,土豆、优酷、爱奇艺、乐视、搜狐、酷米、腾讯视频等,因涉嫌提供含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恐怖活动的网络动漫,被列入查处名单。部分动漫描述爆炸装置制作,有的画面血腥,有的靠色情吸引眼球。”

对此,喜爱追番的小伙伴可是大费周折,不过好像应了那句话“资源一直都有,看你会不会利用。”无数小伙伴学会了翻墙的技能,外加b站和百度云等一系列APP,禁令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

自2017年12月李小璐事件之后,广电局无疑要整治娱乐圈,发布4大最严禁令:“对党离心离德,品质不高尚的演员坚决不用,低俗,媚俗,恶俗的节目演员坚决不用,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另外总局明确要求,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和丧文化(颓废文化)坚决不用”。娱乐圈的演员怕是凉了一半。、

“麻辣小龙虾,段友没了家”——随着18年4月10日广电局的一则禁令,18点之后永久关停,一代娱乐APP与我们说了再见,从消息传出到关停不过一个小时,开始零零星星的消息,段友们还不相信,直到内涵段子从软件商店下架,并永远离开了我们的视线。。。

也许中国的广电局在国人看来是最奇葩的部门,连续作出“奇葩”又不招人喜欢的动作。广电局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未免有些矫枉过正,对于外国影视和动漫的抵制,对晚间黄金时间的霸占,有人说促进国内影视和动漫的发展,并且减少了一些不健康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有人说是“闭关锁国”,不能接受文化,然而艺术不分国界。

国人的思想通常过于保守,“文明古国”“儒家思想”制约了我们太多,许多陪伴我们走过幼年时光的动漫例如《蜡笔小新》也被限制,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是家长举报说含少儿不宜的内容,可就连虹猫蓝兔系列热血动画也难逃厄运,引发了无数人的忧伤和愤慨。小编至今还记得片尾曲的旋律。。。

反观国内动漫产业的现状,现行央视少儿频道《熊出没》难道不开枪,不暴力?以前大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红太狼拿平底锅打灰太狼的情景不暴力?同时,这些也只能说是动画片,过于低幼,如果整天给孩子放这些“弱智”的动画片,对孩子无疑是一种“愚化”。

国内采取的是 “一视同仁”原则,于是就有了全员禁播和全体都播的情况。前几年出现的“抗日神剧”是不是也存在暴力血腥、扭曲历史的问题?而且泛滥到以至于只要是抗日片就都是诸如此类过于夸张的作品,而且播放时段不受限制,懂历史的成年人大多对此不感兴趣,而看得多的却是孩子!我国应不应该像外国一样,采取作品的分级和限时制度呢?

中国貌似经历了从“闭关锁国”的保守阶段,到引入西方开放文化,又开始反弹到保守,于是出现了一种现象——影视作品的未删减版和删减版——被人们戏称的“大头娃娃”版。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中国专栏对此也有过评论:“”不采取分级制度和限时播放制度是因为政府不想被人们认为其允许色情和暴力是适合某些人看的,他们的标准并不公正,例如对于过度饮酒和抽烟的陋习提出警告,但是抽烟镜头却比比皆是”。

对以上现象,笔者想说的是,我们首先要清楚,无论动漫还是影视作品,都是商业作品都存在为了吸引眼球、唤起本能而进行的商业炒作,国内外很多电影,都会存在一定比例的暴力或男女关系的片段,而这很难简单地以一个对错来衡量。

近日广电整改哔哩哔哩又出大动作,一代神器B站——“哔哩哔哩”经央视点名后在多家软件商店下架,番友们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点名原因仍是内容低俗,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

对此我想说,日本动漫由于国家扶持以及历史悠久,自然规模不俗,而国内动漫又面临着起步晚不够成熟的问题,番友自然选择看日漫。不得不说,动漫不是动画片,日漫中也有热血经典的,当然,出于商业化因素,的确存在如兄妹恋,同性恋等非主流思想的番。

动漫是动画、漫画的合称,在内地经常被混为一谈,动漫的思想不是低幼的,二次元甚至可能是架空世界观的,动画也是集合了绘画、漫画、摄影、数字媒体等一系列技术而成,漫画是具有反讽、夸张、比喻等手段而成的作品。

想谈谈揪心的国漫,我们可以看到,国漫在一开始并不落后,《宝莲灯》、《葫芦兄弟》等陪伴我们童年的动画让动漫大师叹为观止,只是后来,广电局一味打压,连《虹猫蓝兔七侠传》这样的作品也被扣上帽子禁播,使得一部分好的作品失去市场。人们一想到国漫就是“低幼”,以动物做启蒙,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觉得无聊而投身日漫。现在国漫正在回归,但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第一,经费不足使得剧集严重缩水,10多分钟完事,算上头尾基本剩下不了多久,使得漫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失去兴趣。第二,更新时间长,主要是由于缺乏成熟的团队和足够的资金,“又是一部有生之年之作”调侃的反应了无数国漫迷心里的苦。第三,声优不够,对于声优的待遇也很低,没有足够的团队,全靠几个老辈支持。第四,画质不尽如人意,人的审美一直在向前发展,画质的粗糙有技术上的原因,其中许多还用很普通的flash,有人说:国漫女性脸型都一样,好像在讽刺低端的建模。时代在进步,不跟上时代就是在退步。其中更重要一点就是态度。这点我想说,国漫经历了多年的打压,想短时间追上美日的水准并不现实,动漫是一种艺术,相信“好事多磨 ”急于求成过于功利只是揠苗助长,文化内涵没有上去,就不能得到长久的支持。《秦时明月》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一直再坚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它的质量人们心里也有数。而现在为什么再难出一部佳作?时间不够,过于浮躁的社会希望短时间出一部佳作,剧组也过于功利,追求数量而淡了底蕴。

最后一点,也是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剧情,无论一部小说还是什么题材的电影也好,还是动漫也罢,虽说是娱乐,但三要素都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要突出,有些画风一般的动漫,由于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口碑自然不俗。人的性格不一定是单一的,但是是要有区分度的。情节方面一定是衔接的,有逻辑的,能给观众悬念,不至于失去兴趣。好奇心和兴趣是动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些动漫貌似很“社会”,满嘴脏话段子,男女打情骂俏,却哗众取宠,只能当喜剧看,看完就忘了,没什么滋味,耐不起推敲。前后毫无联系,让人没法“上瘾”。

再者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秦时明月》这部剧是以史为纲,虽然不是人们生活的时代,但懂点历史的人就很快能理解剧情,很容易“入戏”,“代入感”这种东西,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融入环境,而不是简单当做旁观者,才是真谛。

日漫中由于商业性质,有很多是为了让人“上瘾”。上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感官刺激,包括后宫番和暴力血腥之流。另一种是刷新世界观,包括不是正义必胜的结局和一些非主流例如兄妹恋的主题。这些给你灌输一套全新世界观,让你从千篇一律的作品中“眼前一亮”同时也吸附了粉丝,但不一定对。对于动漫不能一概而论,就像对于世界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是动漫和电影里演啥啥就是对的,就要模仿。我们看电影和动漫可能会有一种不由自主的代入感,但在二次元中一定要区分现实,学会脱离。

总之,广电局矫枉过正,有些东西不是一味地禁止就能杜绝的,重要的还是教育,让一个人明辨是非,才是不二法门。对于外国动漫,封杀不是办法,国漫需要扶持,也需要时间和信任。

本人系17级大学生,喜爱热点时评,初来乍到多多关注,微信公众号:心有猛虎与狼共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