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5《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片区2017年

2020-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优爸_IT_海口

【读书笔记】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片区2017年发展报告

【作者】顾乃华

【章节】全书完

【字数】1563

本书,由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的教授、专家为研究主力,以广州南沙新区为篮本,撰写的关于自由贸易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报告。

001 自由贸易区理论回顾

1. 1776年,亚当·斯密。马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和地域分工理论。指各国应该集中资源专业化生产,制造成本上的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而获取对外贸易的好处。此基础上形成形成地域分工。

2. 1871年,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要从现有要素禀赋结构出发,通过出口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进口成本比较高的产品,来现贸易互惠。

3. 1960年代,克鲁格曼,建立了D—S模型,创立新贸易理论。指在缺少生产技术和资源禀赋差异的条件下,规模化经济引导国家之间进行专业分工,开展国际贸易。

4. 1990年代,Melitz和Antras创立新新贸易理论。突破新贸易理论中,关于企业同质化的假设。认为贸易自由化会通过行业内资源再配置的途径提高总体生产率水平。

002 广州和广东的决心

广州和广东,做为我国最先开放的地区。于2015年,将南沙新区作为自由贸易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决心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取得双轮驱动。

除了以自由贸易区的角色。另一个很大的转变方向,是把南沙区与硅谷,中关村,上海张江,日本高科技区对标,以它们为目标,再造一个以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打的新区。

广东人写文章,比较干脆和豪气。

比方说谈到人才引,谈的都是真金白银,明码标价的政策。

全书理论性的引述不多,财务数据倒是不少,广东才是真正的不差钱。就是豪。

003  广东转型

南沙地区,我在2010年的时候开车路过过。当时成片成片的工厂和厂房,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规模之大,纵横之广,叹为观止。不过当时是春节,那么大一片厂区,到了晚上一个人都没有,都回农村过节去了。这也反应当时的广东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以廉价劳动力和牺牲资源获得成本优势来获利。

如今广东要转身变型,要升级换代,而且对标的是发达国家以及高新技术区。作为周边邻居,感觉到了他们要把我们甩得更远的豪气和霸气。

所以得出一个看法:不要以为只有海南才具有开放的优势。

人家广东、上海底子比我们更厚,发展比我们早,财力更充沛,引进人才的力度更大。

海南自己得多多努力才行。

004 粤港澳发展潜力

广东的发展,最早依据的是靠近港澳的优势。如今要升级发展,同样是要把这个优势进一步地扩大。

书中指出了几个趋势:

1. 与发达国家相比,粤港澳自贸区的规模还要扩大。实际上就是粤港澳大融合的趋势。

2. 高科技、现代型的服务业,为发展主方向。

3. 交通进一步改善。

4. 金融合作加强。

5. 人才引进,流通加强。

6. 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

005  走出去

本书第八章,也就是最后一章的主打内容。

这一章的思想很先明:以自贸区为基地,加大对境外投资。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性格。

文章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政策,又分析了上海,苏州、厦门等开放地区对外投资政策。认为“走出去”,到国外去拓展新的开发区,自贸区,是广东后面的出路。

小结

中国在2000年加入WTO以后,由过去引进规则,学习规则,适应规则,开始变成利用自由贸易规则主动出击的态势。

全国多个自贸区的普遍性设立,就是这种趋势的总体体现。各个自贸区既有激烈竞争,又有全国一盘棋(一带一路策略)的协调。这正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自然态”的竞争模式。

对于海南岛来说,既有国家给予的相对独立的、特殊的政策,又有海南岛周边都是“优等生”的不信信。自贸岛政策,我们有的,别的省市大部分都有。但周边省市,尤其是广东,正在快马加鞭,海南本来就相对落后,再一松劲,对比就会很明显,很容易会显得相对落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