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歌本
收音机、电灯泡,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家里仅有的两样家用电器,如果连手电筒也算的话,则可以凑足三样。一直到初中前后,家里也有了电视机,而我也有了一个小小的录音机。就这样,家里的电器数量有了成倍的增长。
小录音机主要是用来播放磁带的,应该也有录音的功能,但如果录音则必须把原磁带里的内容削掉,因此这个功能从没有用过。小录音机应该是借着学英语的油头,让大哥给买的,拿到手上后,那种珍惜的感觉比现在有人给我买辆法拉利犹有过之。那会儿英语磁带比较单一,基本主要都是课本的翻读,听腻后则急切地希望寻找一些替代品。好在很多同学家里都有各式各样的歌曲磁带,因此我们便学着大人的样儿,哼哼起了当年那些很是流行的歌曲。
好多歌现在想来,名字也是有些模糊了,不过有那么几首至今印象深刻,《水手》便是其中的一手。也许是那个年少懵懂的岁月,对于成长与自强有了些自己的理解,也在内心深处希望脱离父母的管束。于是乎,这类歌一唱起来,便有了那种游历四方的艰辛与成长的苦涩感,也算是为后来的真正外出成长做了些心理铺垫。也因为《水手》,后来在郑智化的磁带里喜欢上了另外一首叫《星星点灯》的歌,那种与少年叛逆感的契合,真是无以言表。记得有那么少有的几次,跟家里闹矛盾,便自己跑出来,边走边唱,完全一副历尽坎坷的架势。现在想来是何等的稚嫩,不过在那个阶段,这么几首歌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后来即将成长的每一步。身为男儿,自当坚强,成了我们那个阶段的共识和信条。
事实上,在唱歌这个事上,女孩们要高级的多,也唱的更好。她们都会将自己喜欢的歌曲详细地摘抄下来,并在本子上贴上歌星的照片,一旁的各类花边就更多了。而同时期的我,即便是《星星点灯》这样喜欢的歌,也只是写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记得在初中的岁月里,初一属于探头张望期,满眼都是好奇但人小言轻,看着高年级同学做的事,大多数只能默默地看着。初二则是成长探索期,对学校和周边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外。而初三则是成熟放飞期,虽有升学考试的压力,不过更多的还是叛逆成长的快乐。逃课、课堂戏耍捣蛋、甚至捉弄老师,这些都是初三的常态。老师们可能也是习惯了这样的初三,对很多事情都是一笑了之,也不再付诸于棍棒与说教。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到了自由点的时间,听到的往往不是读书的声音,而是此起彼伏的打闹声和三五成群的唱歌声。记得那会儿,我的后面坐着两个女生,也是班里最拔尖的两个歌霸,一到唱歌的时候一定有她们,非常精致的抄歌本她们有好几本。有的时候我不耐其烦,会把书本卷成话筒,戳到她们跟前,也只有这时候她们会咧嘴一笑并暂停一会儿。
初中三年,是在所有求学经历中最快乐的三年,也是最自由成长的三年,如今想来,满满的快乐感!老师们和同学们的一张张脸,依旧如此亲切!很多虽然由于多年没见,名字已有些陌生,但每张脸就像被雕刻在了脑海里,每每翻阅毕业照,历久弥新。而每当《相约九八》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无需思索的记忆便会立马将画面拉回到初三那段毕业前的快乐时光,那一张张可爱的青春面孔,那一声声稚嫩又萌动的歌声,那一本本多彩多姿的抄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