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目标导向的人成功率是资源导向人的30倍?
在抗战时期有一种枪,叫“驳壳枪”,在中国军队中属于高端武器,通常配发给领导的警卫员、中高级军官。驳壳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在它的原产地——德国,乃至在西方各国,却极受冷遇,几乎没有人愿意使用它。
为什么呢?中国军队穷,经费有限,只能买一些别人不要的武器,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双方的使用方式不同。
驳壳枪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手枪,射程长,弹匣大,射击速度快,威力大,但有个很大的缺点:在全自动速射时,后坐力大,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不易控制,从而导致命中率降低,因此不受欢迎。
但这种枪在中国军人手中,却成为了真正的大威力武器,只是因为在射击方法上做了一个小调整。西方军人用驳壳枪时,持枪方式与一般手枪持枪方式一样,而中国军人在使用驳壳枪时,却是横过来持枪,手心向上时,枪口向右跳,手心向下时,枪口向左跳,无论枪口怎么跳,都变成了扫射,大大提高了杀伤力。
在驳壳枪的问题上——
资源导向思维: 这枪不好用,命中率太低,需要更好的武器。
结果: 更好的武器没等来,敌人却冲上来了。
目标导向思维: 无论如何要打赢这场仗,有枪总比没枪好,看看有没有办法使这个枪提高命中率。
结果: 找到了新的持枪方式,提高了命中率,消灭了敌人。
上个世纪30年代,有个16岁的小伙子在战时迫于生计,借钱开了家米店开始创业。
在他开的那家米店旁边就是一家老字号米店,规模比他大,门面比他大,知名度比他高,老客户比他多。他如何与这样的强敌竞争呢?
为了生存,他想了很多办法:那个时候,大米加工工艺不成熟,大米中夹杂小石子、谷壳的情况很普遍,消费者已习以为常。这个小伙子为了与大米店竞争,就自己动手,一点一点把大米中的小石子、谷壳等捡干净再卖给顾客,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他卖的大米干净,不用淘,在他这里买米的人就越来越多。除此而外,他不仅送米上门,而且还会记录下他的顾客什么时间买的米,什么时间发薪水,这样在顾客米差不多用完时就会上门送米,在客户发薪水时再去收钱。他送米上门,不是送到就完事,而是把顾客米缸里的旧米先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把新米倒进去,再把旧米倒在新米上,使顾客总是能吃到干净的新米。
他的创新服务不仅使他赢得了竞争,而且越做越大,后来成长为富甲一方的著名企业家。他叫王永庆。
王永庆卖大米的过程,如果——
资源导向思维:没钱,没名气,没实力,没优势,没法竞争。
结果:关门大吉,不负债就算幸运了。
目标导向思维:生意做不下去就得饿死,无论如何要想办法创造差异化。把服务做好做细致,只是自己要辛苦点,不用资金,自己的勤奋就是最划算的资源。
结果:蒸蒸日上。
想想在职场中又何尝不是如此?资源导向的员工总是在抱怨上级给的资源不足,以致于自己难以开展工作,发挥不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销售岗位的员工抱怨产品没有竞争力,价格高,缺乏差异化,上级给的营销成本不足,奖励不够等等,管理岗位的员工则抱怨人手不够,员工队伍能力不足,执行不力不足,激励政策缺乏刺激等等。
这种心态的人总是在抱怨,抱怨企业,抱怨上级,抱怨客户,抱怨同事,但却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家企业产品物美价廉,领导英明果敢,同事精诚团结,员工聪明能干,各种资源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那要你干什么呢?就是来领奖金吗?
而另一类人——目标导向型的人,则是在学习中最为积极思考的人,他们总是围绕一个中心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现有资源,来达到目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路,更善于发现以往被忽视的潜在资源,更善于创新地使用和重组资源,更善于分解目标,用小目标的实现获取新的资源,因此,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个人的成长。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企业,甚至同样的班组,这两种不同的人,无论就其个人能力成长而言,或是就其职业生涯发展而言,他们的收获都大相径庭。
面对困难,资源导向的思维模式,看到的总是局限性,目标导向的思维模式,看到的却是更多可能性。只看到局限性,便会失去对未来的希望,因而放弃努力;看到更多可能性,便会不断尝试问道于途,因而破茧重生。
从个人能力角度来看,善于使用目标导向的思维模式,会使我们在不断尝试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长足的成长,越来越多地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从职场发展角度来看,老板们最喜欢的是那些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善于提出问题的人。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善于在有限的资源下,不断创造新价值的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善于使用目标导向的思维模式,才会激发创新,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不畏惧所谓的“寒冬”。有哪个企业不会经历“寒冬”呢?只有能挺过“寒冬”,在所谓的“寒冬”中,仍然能够实现创新的企业,才能壮大发展。
生于目标导向,死于资源导向。在这个被很多人称为“最好也最坏”的时代,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当然,仅仅有“目标导向”的思维模式,还远远不够。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我们的确常常遇到“资源不足”的状况,我们的确常常要面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的两难窘境。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技巧,能使“目标导向”的思维模式落到地上来呢?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