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听课稿)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阅读路径
敏锐感知
角色复述
人物小传
人物短评
片段演绎
观梦
入梦
以“黛玉”的视角讲述故事。视角转换需要注意什么?
《红楼梦》导读之“宝玉挨打”
破冰 红楼梦人物卡片
引入:鲁迅名言《中国小说史略》
猜猜它是谁?趣味性
展示学习目标
1.理清第三十三回主要人物 间的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建构积累小说阅读方法。
3.汲取营养,丰富精神世界。
课前学习任务
二、思考
吴正功先生讲到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基起伏跌宕的情节沦为三态,即潜流暗滚、惊涛大作、余波涟漪。“宝玉挨打”这一片段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请根据提示尽量用四字词语梳理概括本回情节内容,看看这“三态”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挨打前:待客不周—— 应对惶悚—— 王府索人—— 贾环进谗
挨打中:严父痛责 —— 慈母护儿
挨打后:贾母责子 ——袭人问故——钗黛探伤(第三十四回)
师:作者善于将不同人物放置在同一个场景中进行描写
课前学习任务
2.同为阻止宝玉挨打,贾母和王夫的的表现有何不同?为何不同?试理解并赏析其人物形象。
人物 具体表现 形象特点
贾母
王夫人
贾母 强势威逼 取消打的正义性 责 ——逼
形象特点:极度溺爱 至高权威
王夫人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劝——求
人物众多,事件纷杂,作家采用一种“经济”写法借一个事件,把众多的人物卷进来,在同一场景中“逼现”每一个人的性格,把不同人物展现出来。
课上学习任务
3.贾政是本回中着墨最多的人物,划分出书中对贾政之哭的具体描写,分析并理解其人物形象。
贾政之哭(用文本说话)
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
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贾政听见,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
贾政听说,忙叩头呼哭道
哭的原因:
对宝玉忤逆顽劣的愤怒、悲伤、绝望;
对王夫人的溺爱的不满和对其处境的理解;
对贾珠的痛惜;
对贾母的关切、愧疚。
形象特点:
对儿子有爱,对妻子有情,对母亲有愧。
外表威严强悍,内心无奈痛苦。
课上学习任务
3.《红楼梦》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宝玉身上有曹雪芹自身经历的影子。王蒙说:“《红楼梦》整部作品,带有忏悔录的性质。”请结合本回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
——《红楼梦》甲戌本凡例
《红楼梦》一书,乃是曹雪芹对自己前半生的悔恨之作,是一曲家族和自身挽歌。它不是什么揭露和反抗的呐喊之作,倒是一部自痛、自悔、自伤、自怜,并品味
甜蜜和辛酸的回忆录。
严酷其刑以教子,不情中十分用情。牵连不断以思婢,有恩处一等无恩。严父慈母,一般爱子。亲优溺婢,总是乖淫。
——脂砚斋
我怎样读《红楼梦》?
十岁
陶 好读书 不求甚解
素读与速读
苏 八面受敌
细读与跳读
朱熹 切己体察
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罗曼罗兰
闫红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十年心事梦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