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变了吗”(202053)

2020-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bj李晓萍

今天下午去听四年级科学课。老师讲的是第五课《位置与运动》。

老师示范了自己和另一同学同时通向前进五步,问学生“相对于我前面那个同学,我的位置变了吗”?大多数学生认为变了。老师强调以前面同学为参照物,然而仍然有很多学生说变了。

老师紧张,反复用理论性语言去解释。

我举手示意,加入讨论。

我问学生:谁都认为刚才老师的位置变了?怎么判断的?

生1.老师从黑板的边缘走到了黑板的中间。

我:谁听出来了,他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

生齐:黑板。

我:以黑板为参照物,老师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方向、距离。

我:还有什么参照物,可以证明老师的位置变了?

生:前排同学、桌子、门……

我:(我和老师示范:同向、等距-一臂长)

以陈老师为参照物,我的位置变了吗?

生:变了/没变(说没变的多)

我:依据什么作出判断?

生:方向没变,距离没变,所以没有变。

反复两次,强化概念,知道判断是否变动的依据。

我:(我和老师移动,她走快,我走慢)

以我为参照物,陈老师的位置变了吗?

生:变了。因为距离发生了变化。

我:判断位置是否变化,方向、距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吗?

生:一个就可以。

我还是看到有学生的眼神无光,我知道那是没听懂。

下课后,有个学生说,老师你下节课再来给我们上课吧!

办公室老师说,我上初中时才学的,当时一点都听不懂,想不明白。现在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太难了。

对那些脑瓜灵活的男孩子来说,不难:但对乖巧的个别女孩子来说,是有困难的。

思考:这节课的难点就在于选择不同参照物,判断位置。

稍后知识联系可以再紧密些,可以采取形象的表演、实验法促进学生理解。

用严谨的语言上科学课,是基本要求。

一年级的孩子们上学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