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收一丝清凉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然而这灼日之下,也有别样美景。
炎炎夏日,收一丝清凉古人写春夏秋冬四景,兴喜悦忧愁悲凉各色之感,风花雪月,春华秋实,自然少不了夏日清凉。
古人写夏日之景的诗词中大多都意境优美,读之有清凉之意!只因古人作诗填词力求意境之美,若是在诗词中说炎热酷暑、大汗淋漓的情形便有些不堪了。而杨万里的《五月二日苦熟》虽直写炎热,但用语颇俗、风格诙谐,故而才能有身在其中的感觉,但读来却是少了诗词的优美之感。
《五月二日苦熟》
人言长江无六月,我言六月无长江。
只今五月已如许,六月更来何可当!
船仓周围各五尺,且道此中底宽窄!
上下东西与南北,一面是水五面日。
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
掀篷更无风半点,挥扇只有汗如浆。
吾曹避暑自无处,飞蝇投吾求避暑;
吾不解飞且此住,飞蝇解飞不飞去。
夏日酷暑,本就炎热至极,这一首《五月二日苦熟》更是越读越热。所以夏日里读诗词,还是读一些清凉之作,可以消一消酷暑炎热。
炎炎夏日,收一丝清凉喜欢苏东坡的一首词,这首词少有人知却颇为神奇,读来让人忘记盛夏的炎热。
《减字木兰花》
(序:五月二十四日,会于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
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
雪洒冰麾。攻落佳人白玉肌。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一篇神奇的词作。
炎炎夏日,收一丝清凉从词序中可知,苏东坡在好友晁补之的扬州寓所相聚,晁补之打了井水放在大盆中,然后将白莲花浸泡其中,这一情景令在场的客人悠然无比,瞬间没有了酷暑炎热之感。而此词所描绘的便是这般清凉宜人的感受。
首句写环境之幽,且看清风吹来,而东墙之上竹影斑驳,自成一方景观。可见晁补之在扬州的寓所颇为清幽。而下句则说满座客人都感受到清爽之意,这清爽却是从一口幽井而来:“入袖寒泉不湿衣”,井水寒意渗入袖中,令人感受到清凉,却不必沾湿衣袖。
下阕便具体描绘井水之寒、荷花之美。满座宾客本酷暑炎热仿若醉酒,而从这一口幽井中打上一盆水,便已清凉宜人,仿佛令人从醉梦中醒来,“无复有病暑意”。一句“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则描写幽寒井水倾洒在白荷花上的情形,水珠溅起如同冰雪洒下,散落在荷花洁白的肌肤之上。真个令人心旷神怡!
炎炎夏日,收一丝清凉其实苏东坡有一首描写夏日花蕊夫人避暑的词《洞仙歌》也极为清凉。
《洞仙歌·冰肌玉骨 》
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炎炎夏日,收一丝清凉(译文:冰一样的肌肤,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凉没有汗。宫殿里清风徐来幽香弥漫。绣帘被风吹干,一线月光把佳人窥探。佳人还没有入睡,她斜倚绣枕钗横发乱。
他起来携着她的小手,走出无声的庭院,随时可见流星横穿河汉。试问夜已多深?已过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绳星向下旋转。她掐着手计算,秋风几时吹来,不知不觉间感到,流年似水,岁月在暗暗变换。)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等等佳句,仿佛所写不是炎热的夏季,而宜人的春、凉爽的秋,读来如有凉风袭过、寒泉在侧,让人心旷神怡。
炎炎夏日,收一丝清凉在这高温炎热的夏日里,能读到这样一首令人清爽的词,想象着古人以幽井之水纳凉,以白荷花为赏,身心俱凉,酷暑俱消,不得不令人赞叹古人的智慧!
身心健康、修身养性、培植福德真的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学古人不是单纯地去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学习他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