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宣言散文想法

手淫自恋,意淫孤独,有意思么?

2018-05-14  本文已影响9200人  a9f05bf1ac04
微笑着生活

01

不知从何时起,标榜孤独成为了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打着叔本华“要么孤独,要么庸俗”的大旗,沉沦在孤芳自赏的畸形心态中无法自拔。

事实上,叔本华所说的孤独,是有特指对象的:叔本华所说的孤独,是天才的孤独。

叔本华在《天才论》里写道:天才从根本上就是孤独存在的。天才人物太过稀有,很难碰上自己的同类,而太过与同类不同,又使他无法成为大众的伙伴。

他在这里着重强调了“天才人物太过稀有”。然而一众凡人不知天高地厚,自作多情以为自己也是与众不同的孤独者,其实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王尔德说过:生活对艺术的模仿,远远多于艺术对生活的模仿。

所以,大多数不知孤独为何物的人只是附庸风雅,模仿孤独。

用王小波的话来说,简直就是手淫自恋,意淫孤独。

故作孤独的样子,真是极其庸俗!

02

那些标榜孤独的人,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孤独”。

他们仅仅把“孤独”当作“庸俗”的对立面来看待。因为不甘庸俗,不愿承认自己平庸,所以才极力标榜孤独,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不凡。

那么,“孤独”究竟是什么呢?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从主观上讲,孤独是人的一种情绪体验。它和快乐、悲伤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人正常可以体验到的的情绪,是一种生理现象。

其次,客观来讲,孤独是人生的底色。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到:“我们只能孤独前行,虽然我们和别人并肩而行,却不能彼此为伴,我们不能了解我们的同伴,他们也不了解我们。”。

每个人都以独立的个体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即使我们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无法改变我们作为孤岛的事实,哪怕身处最嘈杂的人海。

03

其实,标榜孤独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往今来,标榜孤独者不在少数,但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打心眼儿享受孤独的隐者;一类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先驱。

山水田园诗派的大哥王维就是第一类人的代表。他晚年所著《辋川集》更是将享受孤独的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好像完全摆脱了尘世的纷扰。

可能有人就不服气了,凭什么就他能孤独,我就不能孤独了?因为王维的孤独是“气和容众,心静如空”的孤独,达到了释家“空我”的境界,而你的孤独只是无病呻吟。

第二类人的代表,自然是我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了。鲁迅先生是实打实的孤独啊。海派他骂,京派他也不放过,国民党他要骂,左翼他也要批评……同时,也有不少人在骂他,最关键的是,骂鲁迅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一种谋生手段,鲁迅先生表示很心累……

那么又有人问了,我也看不惯别人,我也被人排挤,凭什么我就不能孤独了?因为鲁迅先生的孤独,是得风气之先而无人理解的伟大孤独,你的孤独纯粹就是自己作的。

04

前面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好好活着不好吗?干嘛非把自己整的顾影自怜的?

当你故作孤独,高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时候,我希望你把歌词改一改:我就是我,我看见我自己都上火!

孤独从来都是消极的,孤独者从来都是痛苦的。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失望罢了。”

别把自以为是的孤独当做你自恋的借口,故作孤独,才是极其庸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