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个人简书文汇向上的阶梯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读书||地域语言趣谈05

2025-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滨公园
读书||地域语言趣谈05

近来,读杨志军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该作品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其中,有许多具有独特地域色彩的民族语言,值得细细品味。在此不揣浅陋,选择几例,与诸位分享。

尥(Iiào)蹶(juě)子:“尥蹶子”是一个北方方言词汇,最初用来描述骡马等动物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的动作。然而,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引申含义,尤其是在形容人的行为时。

可以形容人突然发脾气或不配合。当一个人“尥蹶子”时,通常指他/她突然表现出不合作、闹脾气或拒绝继续做某事的行为。这种行为就像一匹倔强的骡子突然不肯前进反而踢起了蹶子。

可以形容人对工作或事情失去兴趣或直接放弃。在某些语境下,“尥蹶子”也可以用来描述人对工作或某件事情失去兴趣,甚至直接放弃的状态。这种用法常见于长辈对年轻人的告诫,提醒他们不要轻易放弃。

还可以形容人兴奋或高兴时的夸张行为。虽然较少见,但“尥蹶子”有时也可以形容人高兴时的活跃状态,类似于小马驹欢快奔跑时踢腿的动作。

当说一个人“尥蹶子”时,通常是指他/她突然表现出不合作、闹脾气或放弃的行为,但也可能形容其兴奋时的夸张表现。这个词生动地反映了北方方言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

在杨志军的小说《雪地大山》中,类似这样极富有地域色彩的语言还有许多,包括人物对话也极具藏民族的语言特色,诸位若有兴趣,不妨沉浸在这部获奖作品中,去感受其独具地域文化和民族语言特色,体悟这部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