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夫妻关系1
论夫妻关系
亲爱的亲子教练们,早上好,我是吕琼琳,坐标英国伦敦,现在英国时间周四晚上22:30(北京时间6:30),谢谢佳佳老师邀请很荣幸在这个亲子教练平台跟大家聊一下夫妻关系。
开场白之前,惯例用三个标签介绍:
1. 我是一名律师,也是法学博士,在中国和英国,共获得过四个法学相关学位,拥有中国英国执业经历。
2. 我是一名教育专家。基于法律职业带给我的逻辑思辨和对社会各行业的深度理解, 致力于高端的中小学生教育,培养了许多学生进入伊顿哈罗牛津剑桥等名校。
3. 我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是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科学养娃的思考和践行者。
今天我跟大家聊夫妻关系。这不是因为,我自认这方面做得好,来分享经验;而更多的是,抛砖引玉,带动大家一起来思考。
这年头,电视报纸上,总不乏各种各样的专家,伦理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甚至还有性治疗师也登堂入室了,谈夫妻关系头头是道,结果下了镜头,回到家,照样是脸红脖子粗,关门吵架。所以啊,这个相处之道,还得靠自个儿琢磨,不能光听别人,人云亦云。
要说这个话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夫妻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本质不是性,不是男女,而是最小单位的社会协作体。它从前和以后的状态,肯定跟今天会有不同,但社会协作体的本质不会变。
有了这个定位,我今天就别开生面一把,不从男女,而从协作角度谈一谈夫妻关系。
恩格斯在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一书中说,一夫一妻制仅仅是人类为了生存权衡利害的自然选择,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我们用政治经济学的手术刀,剔去花前月下的温情脉脉,会看到,随着人类经济生产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度,夫妻形式也逐渐在我们现在熟悉的形态上固定下来。它从来就不是这样,也从来不是必须这样,将来也必然不是这样。
上一周,法国议会在讨论新的议案,父亲和母亲这个称谓要被剥夺,今后只能称,父母一,父母二。大家想象一下,以后你的孩子放学回家,跟你这样说话:
父母一,我们周末能一起去滑冰吗?父母二这个周末不要再加班,会陪我们一快儿去吗?
大家不要笑,这一天的到来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而且中国最终也是无法独善其身,都要接受这个局面。其实你只要想想美国加州AB1266法案,规定男女同厕同浴,就不会觉得这一切太遥不可及了。当然以后可以有两个父亲,或两个母亲的家庭。所以,关于夫妻关系,要谈好这个话题,必须直面其协作的本质。
好,那么从其协作的本质上,我们能够体悟到哪些夫妻相处之道呢?这里面的内容太多,我今天只能讲一点,其他的内容以后有机会再分享。
由协作这个本质,我们可以推导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 - 协作双方都必须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这样才能真正有,基于平等意义上的,有效合作。换成有温度一点的说法就是,说 -
夫妻双方都要建立理性思维的框架,寻求最大公约数,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和谐。而不是一方委屈,另一方得意而不自知的伪和谐。也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的从属式和谐。// 如果没有理性人这个前提,其他常讲的忍让,宽容,理解,都会单方面失衡,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理很简单,一方忍让,为的是另一方的体谅,各退十里,才会形成二十里的战略缓冲区;如果一方退十里,另一方进十里,就永远脱离不了火力接触。
很多同学问,我们有爱,这能不能解决问题?
很遗憾,爱不能解决问题。爱的本质是包容,不讲对错,希特勒照样有人爱得死去活来。夫妻关系的骨架必须是理性人,最好都懂一点博弈论,爱只是其肌肤。大家不要一提博弈论,就觉得是互相算计,其实博弈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双方要尽量争取协作,因为这个选项,对双方都是获益最大的。丈夫取得妻子支持,做出决策,双方受益都是10分。丈夫没有取得支持,但也未被强烈反对,做出决策,丈夫受益10分,妻子0分。丈夫被强烈反对了,双方都是0分。我们放结婚第一天,我送沈律师的第一本书就是博弈论,他马上明白我的用意,是反对单边主义。:-)。 其实,夫妻关系就是由一连串的决策来定义的:要不要孩子,几时要孩子,要几个孩子,几个男孩,几个女孩,是一个一个来,还是两个一起来?按照什么属相来?// 车买哪个牌子,孩子上哪个学校,房子靠哪个地铁站?有了理性的思维框架,就自然会形成一整套的议事规则,遇到重大决策,会有章可循。
比如,我和沈律师就有个议事规则,
但凡一项决策,是要改变现状,那么除非双方观点一致,否则,举证责任在提出改变一方,他有责任说服另一方,同意其提议。如果说服不了,提出改变方,就必须放弃提议。
最近的适用场景:
我们一直开的是奥迪车,最近要换车。沈律师提出换宝马,开起来爽,这个提议属于改变现状,他负责举证说服我。结果,我觉得奥迪用的挺好,5年了,没出过任何毛病,不想用宝马有不确定性。结果,沈律师必须放弃他的提议,还是用奥迪车。
今天先讲到这里,下次有机会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