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1)
写在前面
本文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合著的《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这本书采用了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世界三大心理学巨头之一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简单易懂的心理学著作。
下面我将根据《被讨厌的勇气》中青年与哲人的5次谈话分别来分享我的读书笔记和自己的感悟。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第一次谈话: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原因论和目的论 (换个角度看问题)
宅男宅女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很多人都不愿出门,害怕社交。
为了理解这样的举动,人们常会追问:为什么他们害怕社交不愿出门?并已经得出了很多原因,比如说他们小时候被父母虐待以至于他们在后来的生活中很难与人建立信任或是曾经被朋友、亲人背叛,留下了心里创伤。这种希望通过找到行为背后原因来接问题的思考方式就被成为的原因论。
原因论的局限就在于:虽然找到了很多的原因,但对改变现实却还是于事无补,人没有时光机,无法改变那些发生过的事情。
不像玩游戏,可以重开一局,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来,知道怎么办可能比知道为什么更加重要。
阿德勒的心理学换了个角度看问题,他不从找原因的角度切入,而是从寻找目的的角度出发,也就是把问:“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行为?”改为“这样做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不愿社交、不愿出门只想宅在家里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达成什么目的?可能是为了达到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的目的,才编出了很多阻碍你出门的理由,比如说心里创伤,不善言辞,喜欢安静,别人会对我不友善,我身高太矮,长得丑等。
人的很多行为是先有了结论,再为结论去找支撑理由的。就像领导不愿意给你涨工资,他不直接说出来,他会找无数的借口如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年终考核没出来等来搪塞你。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问题,其实就是让你直面问题和那些你极力想要避免的事情,看清楚自己内心的障眼法。只有有足够的的勇气去直面真实的困境,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过往到底会不会影响现在
过去会影响现在早已成为社会共识,现在找不到好工作就是因为过去没好好学习,没上好大学。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逻辑推导下去,现在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分别对应一个过去的因,那岂不是一切都已经注定好了,这样就堕入了决定论的陷阱,人生就如同多米罗骨牌,推到第一张骨牌后,后面的骨牌就无法逃避倒下的命运了。
同样的经历却未必总是导致同样的结果,这说明了过去和现在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否认过去对现在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如果把失败看成经验积累,那失败就是财富,而如果把失败看成自己无能,那就可能让你失去信心。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过去不可能对现在造成任何影响,影响你现在的是你对过去的态度。
愤怒只是一种令人屈服的手段
你在餐厅就餐时可能会因为菜上得太慢而对服务员大发脾气,而转过头对着客户,你却又能摆出一副笑脸,这种转换对很多人来说可谓轻车熟路,对下属大吼大叫,对领导笑脸相迎。这种同时表现出愤怒和宽容的行为证明了愤怒不过是一种达到令人屈服目的手段,是收发自如的表演,在餐厅是为了让服务员重视你们桌的服务,而领导对你大吼大叫可能只是为了显示他的权威。
愤怒是一种令人屈服的手段,却不是理性的手段,口服心不服就是这个道理,你还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
现状堪忧不是不能改变而是不想改变
我有个朋友,他一直跟我抱怨说自己在目前的单位没有了上升的通道,也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打算换个行业。这个抱怨他已经说了2-3年了,至今还在原来的公司。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换个公司,他说了很多困难,年龄大了,换行业工资不理想,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承受不起这样的变动,到了别的公司也许还不如现在的公司等。我接着问他那你投过简历吗?他说没有。
他找了很多理由来拒绝改变,但却没有采取过任何真正的行动,所以我对这个朋友说:你不是不能改变,而是你不想改变,他听了之后有些诧异。
没错,那些换公司带来的困扰确实存在,但是根据目的论的思路来推导,他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他不想改变,所以才会拿这些困难做借口。也许他现在的困境还不够大,至少没有大到让他下定决心改变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
写在最后
目的论从挖掘行为背后的目的出发,直面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打破人们用来掩饰不能改变的借口,促使人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