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主义6
偶像
作者在文中写到,区隔化是避免愿望与理想产生矛盾的一种方法,拥有偶像和崇拜偶像却是另外一回事,但其实二者是相似的,可以把偶像视做隔间,个体或是整个社会可以将其所有美好的情感储存其中,这样就有可能将对手的美好储存在容易被人遗忘的边屉里,还可以将偶像看作是精神支柱,注意焦点和力量源泉。这样归根到底就是逃避主义,把不可控的情感储存在隔间
爱思考的人知道,幸福感更取决于一些无形的东西,但是无形的东西又会困扰人们,人们不假思索就能保持生活与思想相分隔的能力
需要偶像是想象力枯竭的标志
实物能创造出更大的需求
疯狂或疲惫
接收自己的地位似乎是在对逃避的欲望进行着对抗
转移和分离
想象让人有能力逃避。
分离的异化,这部分让我想起言行一致,和言行不一致的区别
沉浸:逃避到底
人们越是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自由,就越可能被虚无缥缈的极乐所诱惑;飞得越高,就越可能向往底层安宁而稳定的生活;能力越强,就越可能向往没有能力—完全屈从他人的意志,哪怕这只是一瞬间的念头
贫穷是治愈烦恼的良方,奥威尔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一百法郎,他会处在一种惶恐之中,但是如果他只有三个法郎,他反而会感觉幸运,贫穷扼杀了对未来的担忧
受虐既是人们被击入最底层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它比贫穷更加诱人,因为受虐是一种幻想,受虐狂同时拥有两个最好的世界:一个是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权力世界,一个人是在扮演着完全服从他人角色的幻想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也是对自身能力的间接肯定,因为低三下四的脚本是受虐者自己设计的,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不时品尝到自贬的快感。
假装幻想你想成为的就会感知,并且唤醒天赋和技能,万物是有,并且存在,以后才被发现,才被意识到,才会无中生有。
运动就是一种活力
艾瑞丝•默多克认为,艺术品可以使人变得更加高尚,仅仅是它能让人沉静下来并投入忘我的专注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变得更好,不幸的是,这种专注的美德基本上被锁定在艺术世界内部,而没有欣然转移到艺术世界之外的事和人
作者在灰烬与尘埃这章提到承认自己在整个社会,整个宇宙的大视角下是微小的个体,这样就不会标签化自己,限制住自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宽恕结果,回归平和。
存在主义哲学主张人类的中心不是实在,而且虚无,除非迅速或是仓促地填满空虚—这是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诱惑—否则空虚会容许甚至是迫使人类个体去占满世界,因为人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空虚
我想囤积付费知识课程,囤积书,囤积物品,疯狂以数字增长速度和收益率来证明赚钱能力,其实背后都是空虚作祟,而这种欲望会让人平静不下来,也许宽恕结果,数字也许并不能让人平静,反而这种数量堆积只会助长贪欲,得不到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