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日记》

共产党三个字的由来

2022-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河阳风月

1906年1月,同盟会党人朱执信在东京出版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摘要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被朱执信译为:“自草昧混沌而降,至于吾今有生,所谓史者,何非阶级争夺之陈迹乎”。

这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朱执信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从日文版转译的,取自1904年幸德秋水和堺利彦合译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

这一转译意义重大,“共产党”一词在中国第一次出现。

“共产党”一词源于英文Communist Party。英文Commune直译为公社,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最小行政区划的市区、村镇自治体也以此称呼;而Community则除了“村社,公社”外,还有“共有,共用,共同体”之意,如今“欧共体”用的就是这个词。

无论是Commune或Community,都没有和汉字的“共产”发生直接关系。Communist Party若直译便是“公社分子党”“公团分子党”。

但幸德秋水和堺利彦将它译作了日文的“共产党”。

朱执信方便地将日文中的汉字照搬了过来。于是一个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名词,通过朱执信那支不经意的笔在中国大地产生。

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和写作的重要性,少不留神就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同时也看的出一本共产党宣言的力量。

朱执信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