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星云大师学习什么?
最近几年,国家高层领导人纷纷拜会星云大师,企业界掀起一股学习星云大师的热潮。
星云大师是何许人也?
星云大师,一位台湾佛学高僧,入佛七十多年,一直以出世的思想,做着入世的事情,创建台湾佛光山,主编《人生》等刊物,致力于世界各地慈善事业,弘扬“人间佛教”。
几年前,我曾看过星云大师的《宽心》、《舍得》等著作,受益匪浅。他倡导并力行的“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让人感受一份向善之力。
星云大师认为:大家都说好话,则时时耳根清净;大家都做好事,则彼此相亲相爱;大家都存好心,则处处春风和平。另外,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富有人生哲理的语句,如“不比较,不计较,烦恼少”、“给人利用才有价值”、“待人接物时,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真正的情,应该是体谅别人,委曲求全;真正的理,应该是讲求实务,顾全大局”,“真正有智慧的人,应是为人客观,处事圆融,能讲话也会听话,懂得随缘,更能坚守原则”。
只言片语,无法概述星云大师的人生智慧。面对人生的贪欲、嗔心与愚痴,只有历经风雨沧桑的人,才能看破红尘的虚华,抵达世事洞明的境地。纵观星云大师的文章,我们从文中看到的慧理,需用毕生的时间来体悟。
人生旅途中,面临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我们想让自己经受住风雨的打击,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需要预先为自己的人生修格——即修建一个挺立的“格架”,这是星云大师的文章给予我最大的启示。
人生修格,在我看来,需要撑起两根柱子,分别是“做人”与“处事”。“做人”要有“气”性,“处事”要有“量”度。“气”性表现为有“活”气——活力四射,气宇轩昂;善“忍”气——忍辱负重,气势蕴存;能“沉”气——沉着应对,气脉通畅;会“调”气——调持平衡,气色润泽。“量”度表现为事前需“衡”量——掌握分寸,权衡对策;事中需“力”量——掷地有声,竭力而行;事后需“思”量——扪心自问,反思提升。
“做人”具备气性,人与人之间才会形成气场,产生相互影响力;“处事”掌握量度,事与事之间才能条理明晰,做到化繁为简。“做人”与“处事”是人生的“格架”,这个“格架”能搭建多高、多大,取决于我们人生“气”、“量”的修炼,“修身”和“养心”是修炼的着眼点。
佛教认为,人生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是由“六根”、“六识”、“六尘”互相牵连而成。“六根”指眼、耳、鼻、舌、身、心六种感觉器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能染污身心,并且动摇变化的境界;“六识”是“六根”和“六尘”接触时,所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识六种认识作用。就我个人的理解,“修身”和“养心”是针对“六根”而言的,我们通过修炼“六根”,透视“六尘”,悟到“六识”,达成自我人生与宇宙万物的共融。
修身,就是修眼、修耳、修鼻、修舌等。通过修眼,我们学会“善看”:看得高、看得远、看得开、看得透、看得谈、看得真;通过修耳,我们学会“倾听”:听动静、听风雨、听民声、听呼唤;通过修鼻,我们学会“警嗅”:嗅香色、嗅危险、嗅变向、嗅污秽;通过修舌,我们学会“品尝”:尝滋味、尝新鲜、尝刺激、尝成功。
养心,就是做到心“正”、心“宽”、心“慈”、心“慧”、心“省”。心“正”是养心的第一功课,星云大师认为,做到心正,需有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对真理智慧的思量)、正语(远离一切不慎之语、诽谤之语、傲慢之语、刻薄之语等)、正业(行为举止正当)、正命(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的正当方式)、正勤(朝真理的目标勇猛迈进)、正念(清净的意念)和正定(以正确的禅定集中意志和精神,使散乱的身心注心一境)。除了心正之外,我们养心时,还需做到心“宽”——宽宏大量,天地为怀;心“慈”——慈悲助人,忘我无私;心“慧”——慧光照物,洞察乾坤;心“省”——省悟修行,将心比心。
成功的人生,从“气”、“量”开始,只有具备“做人”与“处事”两条腿,我们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