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之二|17命题

2020-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山花海树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讨论17个命题,任何一个合理的动机理论都应该包含它们。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

个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

这个观点十分重要,有很大一部分心理学家在实际的实验中往往忽视这一点。比如你肚子饿了,在有效的理论中,并不存在肚子的需要,而只有人的需要。是“幸福猪”而不是“幸福猪的肚子”要吃东西。并且感到满足的是整个人,而不是某个部分。

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延展,就是饥饿感除了会引起肠胃的功能反应之外,有可能会引起其他很多部分功能的变化,比如他的感知(有可能会比其他时候更容易发现食物),他的记忆(他可能会想起以前吃过的很多好吃的),情绪(他可能更紧张,激动),思想内容(更倾向于考虑获得食物,而不是解一道代数题),所以,幸福猪被饥饿主宰时,他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时刻的人。

当人被某个欲望主宰的时候,像变了一个人似地,这种现象有点常见:比如路怒症,有多少司机因为路怒症而失去理智的?

作为动机状态典型的饥饿

饥饿驱力是特是的而不是一般的动机实例,它比其他动机更孤立,他与其他动机的不同还在于它有一个已知的躯体基础。更直接、更常见的动机,掠过意识层面的往往是对衣服、汽车、友谊、赞扬、名誉以及类似事物的欲望。习惯上称这些欲望为次级或文化驱力,相对于原始驱力来说,对我们更重要的反而是次级驱力。

作者提出一个选择题 :

(1) 解决实验上简单然而价值甚微或意义不大的问题。
(2) 解决实验上极为困难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者选择2。用饥饿驱力来说,意思就是饥饿驱力在实验上,验证起来比较简单,但没什么意义,比如爱的驱力在实验上非常困难,但意义重大,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都在研究如何爱,如何获得幸福的原因吧。

手段和目的

我们需要钱,目的是为了买一部车。那你的目的真的是为了买车吗?是否有这种可能,有一天你看到邻居有汽车而自己没有,就感到低人一等?所以你需要买一辆,从而维护自尊心并且可以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

分析一个人有意识的欲望时,究其根源,那些更基本的目的。也就是说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通常不能直接看到。

无意识动机

一个有意识的欲望与它下面潜藏的最终的无意识目标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必是直接的。合理的动机理论不能忽视无意识活动。

这块看过沟通方面的书都有感觉,大家在沟通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它下边可能是在你还不记事的小时候,没有获得父母的爱,没有安全感导致的。初次看到这里我只是觉得跟同事吵个架,不就是因为意见不合吗?谁能想到,原来最底层的欲望时要获得安全感。

今天都是一些枯燥的理论、术语,但是看起来还是很过瘾,感觉自己进入了心理学殿堂了呢,学习心理学是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底层理论知识。

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希望我们可以尽力补偿自己的空白,早日做到沟通小达人。

雪堂书屋

希望喜欢我的书友可以关注
雪堂书屋_幸福猪 - 简书
幸福猪的知识积累 - 连载 - 简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