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宋词 27 一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023-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踏雪无痕77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64924/8309d85f8c79c659.jpeg)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醉归遇雨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之举动,表达了他虽处逆境屡遇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性格。
译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说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词的首两句渲染了情境的雨骤风狂,而词人却雨中照常徐行,而引出下句“谁怕”。这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情况都是由此而发。词人宁愿竹杖芒鞋也不愿骑马,这体现了他的一种悠闲的生活心态。这里其实也隐含着两种生活: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他还过着平民的生活。而“一蓑烟雨”的烟雨既指自然风雨,也象征着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也还是那样镇定从容,这一句即苏轼一生的写照。虽然他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但在精神上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灵动的心。
下阕转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写了一边是料峭春风让人感到冷,一边是山头斜照,让人感到一些温暖。这既是写景,也表达了人生的辩证法。意味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发现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晴雨,所谓的晴雨,不过人们心中的幻像而已。“宠辱不惊”,正是词人所要表达的哲理。全词以这样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