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颠覆你的学习观
昨天,在彭小六的推送中,我认识了一位知识管理的专家“成甲”老师。于是,我赶紧上网找来他的相关资料。在读完他的经历及文章后,我大呼过瘾,并且十分想结合自己的理解分享出来,让大家都能受益。
虽然他知识体系中的每一块内容都很精彩,但是鉴于“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句老话,我们这期就解决一个源头性问题:学习观。
01读书从“用”开始
随着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困惑和问题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在豆瓣和知乎等较大的知识平台,关于“怎么读书?” “读过的书为什么记不住”“什么才算是高效读书?”等问题,始终处于读书写作类的前列。
需求决定市场。于是,你会发现类似的读书方法及辅导社群大量出现,各种解决途径也是五花八门,比如:“速读助你开启高效阅读之门”“1年读300本书,我是怎么做到的”等等,可是类似问题仍然不断出现。
比如成甲老师自己的失败经验,2011年,他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每天读100页,结果一年读了100本书,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但是有两个问题让他很挫败,一是他基本不记得读过的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二是2011年,我国出版的仅简体中文书籍就高达20万册。
第一点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第二点告诉我们:穷尽一生,你读过得书也只是一年全国出版图书的1/20。可不可怕?
读到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就很关键了。虽然出版的书茫茫多,但很多领域的书我们压根就不会碰,因为我们用不到。这句话,就是关键。
所以说,当我们的知识不能和行为产生交互的时候,我们呈现出来的状态是这样的:
这也是绝大多数爱读书的人的困惑,学了很多书,然并卵,忘记是常态,茫然非偶然。
但是,如果你反过来想,在读书之前,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再去找相关领域的书。这时候你的行为模式就会是这样:
你会发现,知识的性价比大大提升:花100个小时掌握1个你能运用的知识的性价比,要远远大于你花100个小时知道100个你永远不会用到的知识。
02.内窥自己的心智模式
在互联网平台群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某大V在“知乎网”上的粉丝数量几十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平均在5万+。可当他把平台拓展到“豆瓣网”上,无论是粉丝还是文章阅读量就差很远,即便他有些文章在“知乎”上成了爆款,可是在“豆瓣”上的表现还是平平。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把能力迁移到新场景会那么难或者会比较缓慢?
用成甲老师的观点来看就是:“心智模式”出了问题。而心智模式指的是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我们会采取不同的决策,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在“事实”和“你眼中的事实”之间有一个滤镜,这就是心智模式。因此,当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就会下意识的按照已有的经验来做出惯性行为和判断,这就是我们学到一个新知识和能力再往新的地方迁移的时候往往会受阻。
从哲学讲叫: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
通俗讲: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电影《唐人街探案》就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影片原话是:其实没有谁会在意真相,人们只会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个真相。
那当我们发现这个罪魁祸首之后,需要我们做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改变我们的心智模式。可是改变它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因为自私的基因控制着我们总会给自己合理化的借口和理由,形成了“习惯性防卫”机制。当别人发生问题,我们会觉得是那个人是不好的;当我们自己发生问题,我们却认为是外界发生了问题,自己是好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越是合理的,就越不真实。
曾经有机构在人才顶尖的哈佛大学做过实验,给出三个选项,选出那个你认为是真实的。
结果绝大多数哈大学生选了B和C。但答案是A。越是看起来合理的往往越不真实。但遗憾的是我们总受限于心智模式的反射性处理,而且不自知。
因此,当我们习得的新技能和我们以往的处理方式差异较大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它们挡在门外,阻碍我们吸收新的知识。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跳出这种模式,重新思考,让我们更加冷静的去判断呢?解决之道就两个字:反思。
实际上做这件事,上手并不难。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抓出来。我们每天做的事其实很有限,有做对的,也有做错的。我们把那些做错的事,单独抓出来。
第二步,列详细。结合相关知识和思考,把错误的点拆解开,列出解决方法,优化做事流程,给以后提供指导。
第三步,做起来。修正方法一旦列出来了,就一定要静下心慢慢做起来,这也是心学所倡导的“知行合一”最基础的训练。哪怕改进一点点,对于个人而言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而且,数字表明坚持做和坚持不做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在强调刻意练习的时代,我们也要“刻意思考”。随心随性的做事就是没有方向的马,走了很久,但没走多远。
关于学习,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改变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