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之学习认识
前段时间,华为公司推出了云电脑产品服务,作为云计算的终端服务产品,对现有的计算机终端进行颠覆型创新,从个人计算机时代全面跨越到手机终端云服务时代。
我体验了一把云电脑,和我平时用的电脑终端有什么不同吗?
在100Mwifi网络和4G网络接入下,通过手机终端把云桌面投射到一台显示器上,云电脑运行非常顺畅,打开基本的办公软件,使用犹如桌下电脑一样,电脑处理能力和网络反应效果,没有延迟,感觉不出云端远程控制服务。
试用版每天只有10分钟的测试时间,商业版根据存储、CPU计算能力、接入网络带宽进行定价,最低从29.8元/月起,从性价比上看,有相当的市场空间,关键是用户认知的提升和使用习惯的塑造。
目标场景设计:在任何商务、工作、娱乐环境中,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手机,一台能投射的显示终端,做到随时随地随意的工作办公、商务交流、娱乐,数据云端储存,应用按需云端部署,更多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都集约复用。
云电脑的体验,让我切身感知了云计算对传统的颠覆和创新的突破,那创新子啊哪里?
未来技术将在云网两端深度创新,一端是轻客户端:着重于网络接入和终端显示,打造各类复杂场景的终端应用;另一端是集约资源建设,云端资源的部署能力,也就是云计算能力。
讲了这么多,那什么是云计算,它是怎么演化的,下一步的云又会是什么样的?
每台计算机终端都具备 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从286到奔腾到目前的4内核CPU,就是在不断的提升计算能力和存储处理能力,但这些资源都是独立不共享的,数据处理的峰值也许能力不足,更多时候是资源闲置。那云计算机就是有效的调度计算资源,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灵活应用,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需求实现实时响应支撑。
那问题是,这些独立的资源如何实现灵活调度,满足不同并发需求?
我们从资源集约共享的历程进行回顾:
还是在互联网刚起步阶段,YAhoo创始人致远杨在车库里搭建基于PC的互联网服务应用,为广大网友提供网站站址菜单链接,越来越多的访问常常拥塞电话拨入接入网络,致远杨就把面向网络的服务迁移到了互联网中心接入节点,在校园网机房进行接入访问服务,这样的故事也延伸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最开始的QICQ(QQ前身)、网易等第一代互联网服务也是电信运营商的接入机房进行网络服务,这衍生出第一代的数据、网络共享服务,也就是行内说的很多的IDC主机托管和虚拟主机服务。(很荣幸我作为当年的数据机房监控值守人员,成为了一个小数据节点的网管)。
第一代数据共享网络服务需求,逐步规范了IDC的服务支撑能力,形成了服务器运算能力资源相对独立(虚拟主机做到一定程度共享),网络资源相对共享的云计算的雏形。
在互联网应用不断繁荣发展过程中,对集约的数据存储、运算支撑、网络接入提出更多灵活的需求,迭代演进到不同服务类型的数据中心标准,并根据业务流量迸发特性,进行内容分发和分部部署策略应用。通过数据中心的成熟发展,形成了互联网基础服务支撑能力。
数据中心一定程度解决了互联网集约访问服务网络支撑需求,但在需求迸发平衡上很难做到性价比最优,尤其是在电商服务高速发展阶段,电商的时点性营销带来潮涌性服务需求,如何把固化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部署,实现计算资源灵活共享,搭建在操作系统上的虚拟服务迈入了我们的视野,最大的虚拟服务软件VMWARE实现了子啊一台服务器上装载多个操作系统,服务不同的客户,并能根据规划划分服务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能力,初步实现了资源调度。但VMWARE软件虚拟系统过于专业和封闭,是高度专家化应用系统,除了大型企业有所使用外,中小企业往往是望而生畏。
闭源的软件产生了高度盈利的科技企业,如微软、苹果;但开源共享的精神始终是互联网的主旋律,在闭源的windows的示范下,出现linux开源软件系统,从linux又演进到andriod手机开源系统,所谓 闭源引领技术创新,开源推动应用共享。
在闭源的虚拟软件的示范下,开源的虚拟化软件OpenStack孕育而生,OpenStack实现了网络资源系统的虚拟化部署,并做到了规模应用,形成了云计算的调度中心(Schedule)。通过云计算调度中心,真正实现云资源(计算、存储、网络)的按需支撑、灵活调度。在开源的云化能力上,国内衍生出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等公有云应用。
云计算的灵活调度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但系统需要进行云迁移部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接口和开发,云计算的深度运营应用提出了平台即服务的Paas的服务模式,解决云迁移过程中的应用的弹性部署。通过数据库标准化服务和容器技术个性化部署,实现专业应用系统的迁移。容器技术类似我们供应链服务中的集装箱,通过集装箱的标准封装,把各类物资高效实现对接,提高仓储和物流效率,容器技术类似把应用进行封装,规模化进行快速标准部署。
我们再回顾下云计算的三个阶段或过程:首先是数据中心,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其次进行虚拟技术的演进,实现规模化虚拟系统的部署,三是进行应用和软件的迁移,通过数据库等标准化服务和容器个性化方案,实现应用系统快速迁云上云。
云计算,从概念逐步演变成身边现实,每个终端每台感应设备成为云的边缘,云的资源复用更大化优化资源效率,从而满足信息化社会数据的几何指数级增长,华为的云电脑给我们一个标志的应用示范,相信还有更多的云应用涌现,我们将在云中漫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