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心智加工:更好的理解和解释认知的工具!
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一书中提出了三重心智模型以期定义人类的认知能力——反省心智、算法心智与自主心智。
三重新制模型最初是二重心智模型,也就是《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一和系统二,只不过就是后来加了一个反省心智。
三重心智模型分为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三个部分。三重心智模型是更好的理解和解释认知的工具。
自主心智
可以借助《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一来理解。
它速度快、负荷低,无须对所有可能性进行分析的特点。
同时具有自动化的特点,从而执行迅速,只要有触发自己刺激出现就会强制性执行、不需要有意注意、平行运作不影响算法心智加工。
算法心智
可以借助《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一来理解,是指我们平时口头所说的智力。如果说一个人智力很高,一般上是指这个人的算法心智好。
它是一种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天赋。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此外,心理学家们也发现,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别差异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在智力研究领域,目前集大成的是是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的在1963年提出的CHC理论。他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智力分为两类:其一为流体智力,另一个为晶体智力。
晶体智力:
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都有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日趋平缓。晶体智力受后天的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只是某些技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变得无用了。
流体智力:
指基本心理过程的能力,它随年龄的衰老而减退。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另外,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反省心智:
对人类心智过程进行整体监控、帮助执行决策与判断的心智加工过程。是理性思维的表现。就像你身后的一个摄影机,从第三者角度观测你的一举一动。
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三种心智模型是如何运行的。(结合上面的图进行讲解)
比如说你在野外在草丛中看到一只老虎,这是你的自主心智就会立马作出反应:逃跑。
但是经过你的(G)前注意加工,老虎这一信息被推送到算法心智这一个模块,(E)连续性连接认知,也就是说你仔细一想,明白到自己不是老虎的对手跑也跑不掉,于是算法心智对自主心智进行压制(A),让你不要轻举妄动。
但是在经过算法心智(C)去耦化模拟,也就是在你脑海中模拟了一下你跑还有不跑两种情况下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再把信息传送到反省心智以此来观测你脑中的想法和你的举动,于是发现,不跑坐等老虎吃是不行的,于是对算法心智进行压制(B)打消这一念头,于是你只剩下跑这一个念头,再重新进行去耦化模拟(D),也就是说要是跑,应该怎么跑去往哪跑?同时发起对连续性联结认知的控制(F)充分调动你的认知资源,例如怎样的跑步姿势快,怎样更快的爬上一棵树,同时充分调动你的感官和肌肉,但是在充分调动你的感官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充分调动你眼睛视力的情况下你定睛一看,发现草丛中的那只老虎僵硬的像一个石头,再仔细一看,果然是一只石头。于是反省心智对算法心智进行压制(B)——停止思考,之后算法心智再对自主心智进行压制(A),不再逃跑。
三重心智模型里的心智与那两种智力容易搞混,那两种智力属于反省心智里面的,所以看的时候要偏析清楚,可以看着导图梳理一下思路!
公众号:城北有个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