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需要修炼六种境界
今日,给大家分享书法需要修炼的境界有哪些。
一、 溯源
学习书法必须了解书法发展的渊源,并且从源头开始认识、学起,有助于把握正确的书法学习方向,深刻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二、贵悟
练书法贵在“悟”。俗话说,只学不悟,难得真谛;只练不悟,只练筋骨。“悟性”决定了书家的高度,从古至今,大多数学书者都只能算是书法的票友,甚至有些连票友都算不上。不少学书者即便是学书十数载或是数十载,终因悟性太差而抱终天之恨。学习书法缺少“慧根”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而有“慧根”而无“悟性”的引导,而这“慧根”也会夭折。禅书上说“从门入者,非是家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悟德悟功悟己,一个悟字,渗透书法之玄妙,一个悟字,筛尽世上无缘人!
三、沉静
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钻研的学问。勤学苦练、博览群书,没有一颗沉静的心是不成的。“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学书者多有次感慨。现在是个浮躁的年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这浮躁的社会往往使我们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茫茫然的跟着社会的主流旋转,待到觉察时,只有更多的叹息和感慨。“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学书法须人静才能靠近古人,才能字静、境静,宁静致远。
四、博览
“十年寒窗”这种状态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书法学习了。寒窗苦练,闭门造车只能造就书呆子。苏轼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胸中有万卷书,才能避免写字俗气。苏东坡书法笔墨之间洋溢的浓厚的学问文章之气,恰恰是其他书法家赶不上他的原因所在。在网络发达、展览频繁今天,不仅要读书万卷,更要多看看,勤交流。很多时候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要比自己在家埋头苦苦钻研要来得好许多。
五、畅怀
王羲之书写《兰亭》的过程应该是尽兴的。“惠风和畅,游目骋怀”这种境界正是羲之“魏晋风骨”所在。
六、人书俱老
学书贵在积累,沉淀,正如绍兴老酒一般越陈越香。学书不能急,历史上能在年轻时艺术成就即被当世认可、推崇者实属凤毛麟角。白砥讲得好:书法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始境(稚拙)——雕琢(求美)——尽境(返璞)。当代不少学书者怀着超越历史发展轨迹的理想和追求,创作缺少底蕴的作品,是不可取的。我以为书法的最长时间应该是在经历雕琢(求美)的过程,书家的水平在这样不断锤炼中成长,学识逐渐提升,作品经受历史的考验,最终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