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人生》(九)
2024-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那山那海那小屋
文 /那山那海那小屋
故事梗概
高明楼从公社开会回来,心里不太美气,会上要求各村尽快落实联产到户、到劳,虽然他心里很清楚新政策能多打粮,群众都拥护,但考虑到自己的权力和利益都会受到影响,他打心里还是抱着能拖就施的思想。快到村子遇见了德顺老汉,德顺老汉打听村里分地到户的事情,顺便提出到城里拉些茅粪的建议,高明林同意顺德老汉的建议,安排前村派顺德老汉两个人,后村派巧珍一个人,德顺老汉提议派高加林一同去。提起高加林,高明楼脸上有点红,他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这事做得不地道,而且明显感觉到高加林在仇恨他,这也成了他的一个心病。回到家里,亲家刘立本便向高明楼诉起了苦,说起高加林勾引巧珍黑地里在村外面疯跑,做下了丢脸的事,高明楼这次却没和他站在同一立场上,说他们两个是在谈恋爱,并埋怨刘立本思想守旧古板,说城里青年男女在大街上众人面前挽着胳膊走路,那才是文明呢。刘立本又气又失望,本想找高明楼让他帮自己教训高加林一顿,没想到高明楼竟指教起他来。高明楼还苦口婆心地劝刘立本,夸赞和高加林一样大的年轻人,没人能顶上他,会写、会画、会唱、会拉,性子硬、心计灵,一身的大丈夫气概,将来是村里真正的能人。刘立本根本瞧不起高加林父子俩,嫌他们家里穷又没本事,绝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往黑坑里推,并再次扬言要把高加林的腿打断,高明楼连挖苦带警告刘立本,人家是自由恋爱,受法律保护,敢对高加林动手动脚的,小心公安局的法绳 。两个亲家话说不到一起,刘立本气急败坏地走了。高明楼心里盘算着如果高加林和巧珍亲事成了,对自己还是很有利的,一是自己的儿子和高加林都娶了刘立本家闺女,两人成了担子,三家亲套亲,联成一体,在村里势众力强。二是高加林不好意思为下了教师一事而仇恨他了。
精彩片段
他不满意这政策主要是从他自己考虑的。以前全村人在一块,他一天山都不出,整天吃蹴在家里"做工作",一天一个全劳力工分,等于是脱产干部。队里从钱粮到大大小小的事他都有权管。这多年,村里大人娃娃谁不尊他怕他?要是分成一家一户,各过各的光景,谁还再尿他高明楼!他多年来都是指教人的人,一旦失了势,对他来说,那可真不是个味道。更叫他头疼的是,分给他那一份土地也得要他自己种!他就要像其他人一样,整天得在土地上劳苦了。他已多年没劳动,一下子怎能受了这份罪?
但这以后,这件事总是他个心病。尽管高玉德老两口比以前更巴结他了,可高加林明显地在仇恨他。加林刚开始劳动,听说手上的血把镰把都染红了,谁也说不下他,照样拼命,说要让手烂得更厉害些!他听后心里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心想:妈呀,这小子的心残着哩!他从这件事上,更看出加林不是个松动货。于是他的心病越来越加重了。
"你看不下,可巧珍能看下哩!看你还有什么办法!"明楼也站起来,觉得他亲家已经有点可笑了。“我没办法?我把他龟子孙的腿往断打呀!"咦呀?看把你能的!……好亲家哩,你这阵在气头上,我没办法说服你。不过,你也别太逞能了!这而今都是自由恋爱,法律保护婚姻哩!只要娃娃们同意,别说娘老子,就是天王老子也管不住!你敢动手动脚,小心公安局的法绳!"高明楼终究是大队书记,懂得法律政策,立刻ji将这武器拿出来警告他亲家。
刘立本的确被他这话唬住了。他怔了半天,在自己的脑袋上狠狠拍了一巴掌,转身丢下明楼,独自一个人扯着大步走了。两亲家今天第一次没把话说到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