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和老李的故事
匆匆那些年......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老张出生在安徽,是家里的老小,母亲在42岁那年生下了他。
正逢上世纪60年代,家里人希望这个小男娃能健康地长大,遂给取乳名“够粮”。
老张不到4岁,母亲就走了。据他说,当年他还不记事,一些细节都是后来父亲跟他讲的。父亲曾是村干部,长得高瘦又精神,他善交友、讲义气,又有自家的酒窖,酒量好得没话说。小时候的老张就在父亲的带领下,修炼了不俗的本领。
上世纪70年代,在那段风雨飘摇中,老张的父亲受到了牵连,家道中落。老张几乎每天放学回家,都能看到父亲衣衫不整、面无血色地倚在屋角,双眼无神,当年那个高瘦又精神的形象,荡然无存。那会儿的老张自然是不知道在父亲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觉得父亲太不容易了,他要快快长大,好替父分担劳苦。
在老张还不到18岁那年,入伍参军去了河南。离家前,他那在武汉当兵的大哥转业回家,家中事务自然由他大哥扛了起来。次年,老张的父亲也走了。他匆匆赶回家,未曾见到老人最后一面,哭成个泪人......
部队生活,充实有序,老张在那里一待就是9年。
老张没有选择去陕西上大学继续深造,而是想快快转业,去工作去赚钱。上世纪80年代,老张被单位分配到了甘肃。
老李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陕西,在家中排行老三。
家里兄弟姐妹6个,属她胆子大,性格又泼辣,很招人喜欢。老李的父亲是典型的西北汉子,执拗得紧,脾气急嗓门大,好在老李的母亲性格好,总是笑眯眯的。家里虽不算殷实,但靠着老两口的辛勤劳作,这大小几个娃没饿过肚子。
当年的老李学习也不赖,中专毕业便顺利安排了工作,也被单位分配到了甘肃。
走在一起是缘分,
一起在走是幸福。
那一年,经单位同事介绍,老张认识了老李。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老张刚从外地出差回来,为了不迟到,他也没来得及打理打理,虽不说是蓬头垢面吧,也是略显狼狈了。据老李回忆,当时老张所穿白衬衣的衣领,已经微微泛黄,里面深蓝色毛背心的边,都磨得不平整了。还好有张还算端正的面庞支撑着,不然整个形象简直不要太垮。据老张回忆,老李气质极好,举止大方得体,唯一让他略感意外的是眼前这个姑娘嗓门真是大得有些惊人。
此后的几次见面,二人交谈得久了,彼此了解也就多了起来。
一年之后,老张老李结婚啦。
没有婚纱照,结婚照就是张极简大头照——俩人并排坐着,着白衬衫、新西装,头碰着头,一起咧嘴傻乐。老李笑得特别好看,老张龇着一排大白牙,别提笑得多傻了,但,还是帅的。
等候鸟飞回来,
等我们都长大了,就生一个娃娃,
他(她)会自己长大远去,我们也各自远去......
次年,老李怀孕了。
这年正赶上单位人事变动,老张被分派到了山东。老李放弃在原单位大好的晋升机会,跟着老张一起到山东重新开始,去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刚去的时候,单位还没来及安排住房,俩人租住在离单位还算近的农户家里。条件很简陋。老张出差的日子里,一到晚上,老李就发愁。屋子的大门因年久失修,门缝稍宽,有些漏风。有次狂风大作的夜里,老李刚睡着,就听着“哐当”“哗啦”的声音,吓死了呀!赶紧开灯一瞧,是门口灶台上的筷子笼被吹倒了,筷子撒落一地。
又等了一段时日,单位的福利分房下来咯,是一室一厅的屋子,简单拾掇拾掇,就温馨得足让人心化。
可能是老李在搬家的日子里太过操劳,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没了......
走过那段阴霾的岁月,在婚后第三年,立冬那天夜里,他们迎来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孩子出生头一天,老李并无特殊反应,孕检完便放心回家了。俩人当天还在家里宴请好友聚餐,好不热闹。夜里,可能孩子着急要出来,老李开始肚子疼,老张立马起来准备好待产包,接着煮荷包蛋,老李利索地编好麻花辫(据她说,这个发型好打理,还不影响形象),狼吞虎咽吃下7个荷包蛋,补充好体力,准备迎接“战斗”。
医院离家不算近,那会儿夜里没有出租车,老张抱一会老李,老李再慢慢走一段,如此折腾到医院,俩人都快没劲儿了。这孩子很给力,老李不到12点被推进手术室,凌晨3点38分,孩子就出来了。孩子的哭声很大,看来是继承了老李嗓门大的优良基因吧,但是哭声比较粗亮,老张开始以为是男孩子,后来知道是女娃,开心得手舞足蹈。
当时,并没有老人帮忙在身边照顾着。只有老李的母亲健在,还远在陕西老家,老人家还有好几个孙子外孙需要看,他俩也不想让老人大老远折腾过来,舟车劳顿地实在不忍心。
老李和孩子一同出手术室,待安排妥当之后,老张回家准备熬小米粥给老李补补身体。老张高兴得呀,回家喝口小酒,炉子上小火咕噜着粥,他还赋诗一首,捎带着把孩子的名字也取好了。另一边,折腾一宿,早已筋疲力尽的老李虽然困得不行,但也舍不得睡,歪头看着睡得正香的娃娃,幸福地直淌眼泪。给娃娃换衣服的时候,老李担心弄疼她,多么软糯糯的小娃娃呀,老李就跪在地上慢慢进行......怎么这么突然就开始做妈妈了,业务太不熟练,娃娃请多担待呀。
他们经历了生活的沟沟坎坎,
浪漫在磕磕绊绊中悄然滋长......
娃娃小的时候,老张工作最是忙的时候,总是出差,家里的大事小情多是老李在打理,她一边忙着工作,一边操持家里,不敢生病,不敢松懈,老李就是娃娃心中的女超人。
老张老李从未争吵过,唯一 一次红脸,是因为有次老张出差回家,做饭的时候,煤气灶出了问题,屋里跑了好多气,幸亏发现及时,没发生什么意外,老张倒吸一口凉气,出了一身冷汗,等着老李下班回来跟她好好讲讲。那天老李因为有事,在小区门口跟同事多聊了一会儿,回家晚了,老张一急,一股邪火突然上来,把用来擀面的面团摔出了声,老李也觉得莫名其妙,以为他在对自己的“晚归”置气,不知道家里刚才发生了什么,她也委屈得不行,俩人就不愉快起来。后来,还是他们的娃娃做了这“和事老”,何必呢,这俩人,好似孩子。
后来娃娃上了高中,老李因为身体原因,选择从单位内退,一方面调理身体,另一方面给娃娃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再后来,娃娃离家上大学,离家工作,离家嫁人。
娃娃长大了,老张老李也变老了。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老张也退休咯,俩人在家里偶有拌嘴,算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剂。
每天早晨,老张老李很是同频,他们会一起去湖边散步、慢跑;傍晚时分,老张喜欢去小广场打太极,老李则选择在小区跳广场舞;等到黄金8点再一起回家追剧......
这就是老张和老李的故事,简单又朴素的爱情故事,这故事还在继续,像一壶老酒,会越陈越香。
哦,对了------
老张是我爸,老李是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