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的一天
清晨五点,一阵清脆的木板声划破长夜的寂静,一弯月牙仍悬在大殿上空,常住的一天在月光菩萨撒下人间的最后一缕清晖中开始了。
五点打板起床晨钟暮鼓,钟板是寺院的钟点,几点起床,几点上殿,几点过堂,几点熄灯。在这里,时间存在的形式是如此简单朴实,像我这种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患者也竟然可以一天不看手机,有一种“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的感觉。
早上五点,常住师父准时敲响钟板,钟板声音不大不小,刚好叫醒正在酣睡的我。外面天还没亮,师父马上要叩钟了,从起床到上殿只有不到半个小时,赶紧动作麻利的起床,简单洗漱后就要穿袍搭衣,准备上早殿了。
清晨五点半,“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师父一声清凉高亢的“南无~”,早课开始。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殿若认真上好,一天都会神清气爽。
早殿早殿过后,大家排班下殿,东方的红日已然爬上寺院外的玉米地,金秋的阳光透过寺院的围墙斜斜地照进院子,三五只小鸟儿落在大殿的屋檐上,讲堂的屋顶上,啾啾的叫声不断,细细碎碎充满整个寺院。突然想起陶渊明的佳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是此情此境比之其遁世的心态却又有不同,学大乘佛法不是教人厌世避世,而是以一颗清净之心积极入世,给人希望和方向,教人向善向上。
红日 讲堂 红日 红日下了早殿直接去斋堂过堂。寺院里用斋叫过堂,也是一堂佛事。常住上和很多寺院不同,居士也和出家众一视同仁,要求极高,唱念要一丝不苟,坐什么位置,碗怎么端,过堂时不允许讲话,行堂的将斋饭在大众前面走一趟,若需添饭添菜只需要将碗向桌前放一点,一堂斋饭吃下来如行云流水,祖师大德那句“行住坐卧皆是禅”就在这日常最简单的事情里点滴体会到。
下殿 五观堂出坡是农禅并重的禅宗道场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早殿过后,换回便服,出坡干活也是每日必有的功课。师父老人家把大褂往腰间一扎,看来今天又是师父老人家带坡。常住上的坡不拘一格,有时候考验大家集体的配合,有时候考验细致耐心,有时候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候又轻松活泼。
出坡
“大家休息一下”,师父慈悲,大家干到一半,师父就让大家到客堂休息吃水果。一大盘西瓜端上来,没有什么比出坡后来一块汁多甜脆的西瓜更令一众欢喜的了。
出坡中的水果时间十一点打板,中午过堂时间到了,大家穿袍搭衣,仍到五观堂用斋。然后就是午休的时间,寺院中叫养息。
午休时间 午休时间
下午一点半,钟板响起,下午两点在讲堂诵经,昨天诵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和《金刚经》,今天下午诵《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金刚经》。大众一起诵经,鱼子敲得飞快,诵经的速度也极快,稍有妄想则不能跟上。虽然诵的很快,却和自己在家诵经完全不一样,仿佛很多不解之意竟一下豁然开朗。
讲堂诵经分两次,中间会休息十分钟,几部经诵下来,一共一个小时左右。
诵经结束后有一个多小时自由活动的时间,期间常住师父们仍忙碌穿梭于殿堂和院中。住持师父慈悲,若无出坡劳动会聚集大众喝茶。一众围坐师父喝茶的当下,师父也会各种随缘开示教化,禅茶一味,在品茶的同时体味师父慈悲的法布施。
普茶时间五点打板,晚课的时间到了,今天下午是一堂超度普佛。殿堂庄严无比,梵音缭绕,在殿堂上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庄严肃穆和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晚课最后唱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之时,真是如警钟在耳,不由得暗暗在心里提醒自己“当发无上菩提心,远离一切放逸行”。
普佛仪轨
寺院一般有“过午不食”之说,所以晚斋叫放参,因为常住人少活多,每天佛事也安排的紧凑,我到了五点已然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放参一般在晚上六点半,一般都是简单的粥和咸菜,但我却甘之若饴,吃得又香又多。
晚上8点是师父的开示时间,一般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虽然在家中通过网络也可以在线实时听师父的开示,但现场的气氛感受与网络真是云泥之别。现场的受益也是非在家可比。师父的开示深入浅出,字字禅机,能会意者获益良多。
晚上开示完,常住敲钟撞鼓,一般居士们各自回寮休息。常住师父慈悲,一般叫大家到客堂或丈室稍坐,为的就是抓紧分秒教化大众,以免大家放逸懈怠,散心杂话误了修行。
“南无清凉山金色界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峨嵋山银色界
大行普贤愿王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界
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九华山幽冥界
大愿地藏王菩萨”
空旷的田野间,常住师父们叩响大钟,略显苍凉的叩钟偈在院中回响,清凉的钟声远播四方,你若有幸听到,定会升起恭敬之心,赞叹之心。
四周一片漆黑寂静,听得见蟋蟀的低吟浅唱,大雄宝殿灯火通明,仿佛在为行路之人照明方向,又仿佛诸佛菩萨慈悲护佑。常住的一天结束了。我心如湖面一般平静无澜。世间繁华三千,不若寺中一日之清净无染,从心底里想叩谢一句“感恩三宝,感恩师父。”但又一想世间俗语都道大恩不言谢,佛菩萨的慈悲,师父们的慈悲,出家众的艰辛,岂是一句感恩可以回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修行之路就在脚下,感恩常住的这一天带给我修行的感悟和快乐,吾等当以自度度他的菩萨心和菩萨行来回向三宝,回向众生。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