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
在家的时候,只要不忙,早睡早起都可以很好的实现,关键在于你想不想早睡早起。
有时是时间到了,毫无困意,然后打发时间到困为止。
有时是明明很困也该睡觉,但偏执的就是不睡。
许是在等某个人的消息,许是在等开导完某个朋友,许是被什么东西迷住,电视或文章。
而早起一开始也觉得困难,特别是在冬天。
在家里,生活轻松,没什么压力,每天早上起床前寻思着反正起床也没什么事做 ,天气还冷,就算醒来也想多陪陪被子,还直言被子舍不得自己。
而在学校会不一样,特别是早睡,没点决心,还真是做不好。
为什么呢?
作业多,事情多,很多时候做不完,就被强迫症带着完成再睡。
或者说困了想睡觉,爬上床去一切准备就绪,发现宿舍灯火通明,舍友热情高涨,活活被吵醒?
在学校的早起,又比在家里要容易多。每天给自己安排任务,早起看书,早起写作,早起复习各种理由成为早起的动力,使早起成为可能 。
我记得周老师说过,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晚上九点到十点开始睡觉,有利于身体排毒。
我看过很多建议都是不要熬夜,譬如那个老生常谈的“别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要想养生,或者说要想身体健康,早睡靠身体自身排毒很重要。
于是,观念中便时常出现一个念头,早睡是好的 ,要尽可能做到。
关于早起,我看了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利用早起的力量,例如李嘉诚,再如王健林。
还有一本书直接以《早起的奇迹》命名,于是,我的观念里便多了一种东西:早起是个好东西,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推崇。
我记得很多书中都有提到,利用早起的时间,不饶过岁月,每天工作时间比别人多,在时间上碾压别人。每天比别人多一个小时,长期坚持下来,可以做很多事,缓解了对时间不够用的焦虑。
记得我去年考一个证,用不到十天的时间来准备,甚至都没有买书,居然都幸运的一次过了。
这应该就是得益于早睡早起的功效。因为当时刚好开学,事情较多,有时候还得应酬,时间被大量分割,考试的名已报,时间紧迫,着急是难免的。
当时,我在思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件事做好。
那时,我想起我平时看的书中提到的利用早起,增加每天的时间长度。
于是我明天给自己定目标,要做多少笔记,看多少教学视频,刷几套题。如果完不成得第二天几点起来才能把时间补回来。
印象中,当时可能是每天学习,忙到困便上床睡觉,即使舍友还在下面活跃也安静睡觉。
第二天生物钟自然醒,四点起来刷题,做笔记,完了还去跑个步,顺便再冲个澡再去上课。
舍友都是熬到不能再熬,才肯放下手机安然入睡。早上起床也是赖床到不能再赖才起床,基本上我跑完步回来,冲完澡出来,她们才不情愿的从床上起来。
无形之中,我每天都比她们多出几个小时,即使我白天再忙,没时间学习,我也可选择在早起的这段时间来学习。安静且高效,我尝到了早起的甜头。
后来,我多次尝试早睡早起,都没太成功,偶尔会因为一些事耽搁,没能早睡。
可关于早起,如今基本上不用手机闹钟,每日基本上都会在七点以前自然醒,保持得还不错。
偶尔回家的时候,我也在练习早睡早起,渐渐的我爱上了早睡早起的规律生活。
因为早睡早起,意味着远离黑白颠倒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是我所讨厌的。正如我讨厌每次出去玩,玩到半夜,或者说玩到凌晨,才倒头就睡。
这样的结果是,头昏脑涨,精神萎靡,做事效率低下,生物钟被打破。不只是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更是在对身体的伤害,每次熬完夜,我都可怕的想着又有多少身体的毒素没排出体外力去。生物钟被打破的结果是一个星期也很难调整过来。
在这些基础的下,我就想做到早睡早起,想每日规律的生活。
上周回家,基本上每天都做到了早睡早起。
然后这周返校,尝试着早睡早起,昨晚和今天都成功了,心情很激动写下此文。
昨晚10点以前上床,备上耳机听歌隔绝外界的噪音,戴上眼罩,促进褪黑素的形成。于是,成功早睡。
早上四点多生物钟自然醒,算一下睡眠时间,不够8小时,再继续睡,睡到六点,准时被生物钟叫醒,然后阅读输入,写作输出。
一个多小时,看了十篇文,写了1500多字的文,而此时舍友正从床上艰难困苦的起床。
早睡早起,从今天起,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