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想法

双11 | “消费文化”的崛起隐藏着当代人精神大厦的不安与空洞

2016-11-14  本文已影响66人  欧徐特

今天,距离双十一已经过去三天。大家的战利品差不多都在翻山越岭的路上了,在从一张张精致得堪比巴黎时装周的卖家秀变成马路边烧烤摊旁满面风尘的平民路人之前,它们还将经历一场诗与远方的旅程。人生中没有什么能比等待一个快递的到来更让人惴惴不安满心期待了吧。

今年的双十一意料之中地又一次打破了消费记录。截止11月11日24时,全天交易金额突破千亿元,达到1207亿元,其中无线成交占比82%。2015年是912亿。

这样一个抽象的数字我不知道具体意味着什么。反正就是大家一边喊着剁手一边熟练地将商品加进购物车,一边吐槽着吃土,一边又意犹未尽地确认支付。提升了国民GDP,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又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双十一、双十二变成了一种特定时代下消费的代名词,它们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范畴,而是变成了一种讯号。就像一种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提醒你何时何地根据指令做出预期的反馈。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它的套路被太多人吹捧过,抹黑过,这些都不是我想要关注的点。我在意的是,如果购买这种行为本身变成了一种生理需求,和吃饭、睡眠、性一样成为了一项不得不做的生活必需,那么它会怎样影响到我们的精神领地?

我的意思是,我们将不再是为了生活需要而去消费,而是为了“消费”而消费。

打个比方,我们不吃饭会饿,不喝水会渴,不睡觉会死。当我们某种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随之而来的是某种衰竭、匮乏和不安。如果我们放弃消费,(这在理论上不可能,所以只能当做一种极端状态)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问一个愚蠢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双十一这天购买东西?

是的,我们太渴望消费了。我们太渴望去拥有一样东西了。大概人类原始的占有欲作祟,得到一样东西老实说会比分享东西让人舒服得多。

这是一个将人物质化的时代,物质不再是作为人的附属品,而是创造者。这么说有点极端,但一点都不过分。并不是说人的价值和地位需要通过拥有的物质来衡量,而是说物质成了一种社会化的工具。换个话讲就是“存在感”。

为什么现在的社会几乎人人为房车所累,大家劳碌奔波就想着多挣几个钱多拥有几样东西。大概因为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人的社会存在感。我为它生,为它死,为它快乐,为它沉沦。它让我感觉丰满而完整,同时也成为我目空一切的资本。就好像以前上学时班里最受欢迎的通常是那个手里有游戏卡和战斗陀螺的别人家孩子。

我们通过拥有物质来掩藏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这是一种本能,大概我们真的很怕在一个物化的世界里被边缘化。所以,即使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为了占有它的那一刻快感,为了那该死的对物质领地的屈从和迷恋,按下支付的那一刻,心里感觉被掏空但却在所不惜死而无憾。

如果说过度购买行为是基于一种对缺失的惶恐和占有的渴望。那么双十一消费成为一种群体活动可能是因为它加深了这种不安全感,并且分散了理性和罪恶。大家都在买,我不买的话就会比别人少拥有一些东西,即使是囊中羞涩也有几亿人跟我一起吃土。所以怕什么呢少年?买买买!

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今年双十一成交额最多的是上海,其次是北京和深圳。这些大城市的共同点就是有钱人多,有消费力。但是大家仔细想想,真正的有钱人会在乎网购的这一点小优惠小便宜?我固然知道网购的便捷能动,不过快递卡个几天也不是没有的事,按照那些资本家的尿性还不一气之下并购了快递公司?

北上广成为消费主力区似乎一点也不稀奇,然而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推测,其实这些大城市的主要消费群体,尤其是在双十一期间贡献了绝大多数消费额的吃土群众主要还是那些物质相对匮乏、被不安和困惑裹挟,游弋在大城市中拼搏奋斗努力寻找自己位置的中产阶级。而双十一这个被传统化的“节日”就是他们救赎自我的契机和筹码。他们太需要这种“人人平等”,人人有选择权的全民狂欢了。

在这一天,消费是一种惯性,是一种内驱力,是一种群体无意识。

虽然双十一当天的商品降价程度远没有卖家标注的那么夸张,但起码能便宜多少是多少。冲着这个折扣即使不太需要很多人也会鬼使神差地将购物车里的东西一一买单。

这时候买到的商品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我用较低的价格买到了物超所值的东西,二是我用较高的价格买到了我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且我个人很喜欢的东西。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很注重消费过程所带来的效能,也就是体验感。当购买一样东西所带来的满意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获得额外的快感。此时实际花了多少钱或者东西实不实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种占尽便宜的感觉。

与其说是占了便宜,这更像是我们站在支配者的一方,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来审视我的战利品。这里有一个永远倾斜的天平,那就是,在一次消费中我所得到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的都要比付出的更多才行。因为我们实在太害怕被辜负被欺骗了,所以这种感觉才显得尤为享受。虽然你依然有可能买到假货,但起码损失的成本会小点,这就像是一场赌注,而我终究是抱着会赢的大概率来参与这场殊途同归的消费。

所谓的殊途同归就是,我们依然掩饰不了内心的匮乏和不安。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啊,这就是为什么有了双十一还要有双十二,因为他们知道,你肯定会在一个月后否定掉你所拥有的东西。

不断地购买新东西就像是一种饥饿的冲动,这种冲动源自于对旧事物的不信任感。我们总是太着急否定过去的自己,物质不过是带有特殊标签的附属品。一件衣服、一支口红也许可以构建一个人对审美的渴望,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可以是一个想被尊重的灵魂,可惜这些都会过时,因为人的需求永远都在变。一旦有了新的需求就立马衍生出了新的对物质的垂涎。

另一方面你还是想再赌一把,你不确定下一个占便宜的是不是你,所以拿自己的期待做筹码换取这一丝在物质上获胜的快感,填补更大的另一层面的关于生活的空洞和缺失。

一开始我们试图通过消费和购买来满足自己的期待、战胜内心的不安,以拯救自我,后来发现我们甚至连自己的购物账单都拯救不了,因为你总是会被接踵而至的不安全感打败。

所以啊,我们只能不断地在物质世界里进进出出,得体优雅地包装自己,隐藏起那些惶惶不安和易碎的自尊。

如此来讲的话,不去消费好像不太可能。只有消费了,才能借着天冷了,借着渴了饿了,借着通通二十块,借着一元秒杀价,借着打折借着买一送一,女孩们买着漂亮的衣服和化妆品,男孩买着电子产品和球鞋来告诉别人自己仍然是物质世界的支配者,自己真的什么都不缺。

其实,我们一直很缺。并且该缺的,终究还是缺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