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自私,所以......
糯米在更小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沉浸在“霸道总裁”的人设里,不爱分享、抢小朋友玩具、小气得要s......当时的我并未想太多,只是换着花样讲道理,希望他能早点“大方”起来。后来读了一些儿童心理学的书,才慢慢“理解”他的行为了。
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皮亚杰在1969年就提出了“自我中心”的儿童思维发展的特质。
他认为,小孩子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
而且,小孩子通常会以为,我看到的就是别人看到的,我怎么想别人也怎么想。
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自我为中心。
但,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成人眼里的“自私自利”。
就是说,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跟成人认为的“不顾他人利益,自私自利”道德评判不是一回事。
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自我意识增强,如果不好好引导,也可能导致孩子“自我膨胀”,成长成霸道任性的小青年。
怎么引导呢?
第一,尊重孩子。
孩子的“自我中心”的特质会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进而发展成独立、自主、自尊、自信等良好品质。因此我们不能随意去破坏他们的体验,而要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适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提供机会让他们体察到别人的观点。
强迫孩子分享不是个好主意,反而会对他们人格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可以找一些有趣的绘本或动画片,让孩子来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问题。比如蒲蒲兰的绘本《我》。这本绘本不是以人为主角,而是让人需要的食物、书籍等物质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讲述了“我”——牛奶、面包、苹果、书籍......对“你”——小男孩成长的帮助。
“我”——牛奶被小男孩喝掉了,不过“我”没有消失,还在小男孩的身体里;
“我”——面包被吃掉了,不怕,“我”只是跑进了小男孩的身体里;
“我”——苹果被切开、吃掉了。咦,还在。“我”在小男孩的身体里;
“我”——绘本被读过、喜欢过,又被遗忘了,其实,“我”已经在小男孩的身体里了……
被小男孩吃掉、阅读过的“我”们,其实已经成为了小男孩身体里的一部分,永远都会和小男孩在一起。
这个故事让孩子一下子明白了,世界上除了我,还有千千万万个像牛奶、面包、苹果、书籍这样的“我”,这场换位思考无比简洁地开场,以看似直白,实则深刻的自白结束——
我就是你。
虽然你不是我,
可我却是你,
我和你永远在一起。
在思考之余,它还悄悄告诉孩子们——哪怕你最喜欢的东西不见了,但它其实已经和你在一起。
这本绘本简单易懂又有趣,绘者是高田纯,是日本超人气绘本作家,已在中国出版的作品有《山猫怎么办》《好长好长的蛇》《谁的自行车》等,《谁的自行车》还曾获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
还有一个锻炼“换位思考”特别好的游戏:角色扮演,让孩子去体验那个人的状态,他就更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当孩子做了非常不恰当的行为时,父母可以跟孩子游戏化的调换位置将之前的行为再演示一次,这样更能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伤害,从而建立同理心。
第三,让孩子多与同伴一起玩
让孩子多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游戏),集体活动可以帮助他们不再什么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了和小伙伴玩得更嗨,大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自我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体察别人的情绪和观点。
皮亚杰认为,让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是克服幼儿自我中心的最后办法,而集体游戏效果更佳,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必须在克服自我中心的过程中让儿童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即是人成长为人类社会一员的过程。
即使现代的孩子普遍很早就开始学知识,但是单方面的学习并不能消除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单纯知识的传授也消除不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儿童只有在活动中不断的协调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才能逐步接触自我中心。
总之,让孩子在玩中学,就对了。
关于“自我中心”意义深远的观点还是——去“自我中心”也是每个家长的终身任务。
作为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孩子不懂事,所以要求他凡事都要顺从大人。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期望在孩子身上实现。对孩子有过度的要求,完全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兴趣爱好。
如果这种“自我中心”走向极端,将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示范。
退一万步想,孩子天生自私......但不会一直这样的(孩子总要长大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