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过年那些事儿(1)浓浓的年味
亲们,我在农村老家给你拜年了!老家虽然很冷,但年味确实很浓,站在刚刚请来的诸神面前,满含浓浓乡情,躬身向你祝福。祝你:狗年人旺、财旺、事业旺,运气更旺。
老家旧院洋溢着过年的喜乐每年我都回农村老家过年,无论天寒地冻,无论大雪纷飞,都义无反顾。因为这里有年迈的父母,有悠悠的乡愁,有牵挂的兄弟姐妹,有儿时的美好记忆,更有浓浓的年味儿。
我觉得,农村过年才是真正的过年,城市里的过年充其量只能算是放假,缺少了过年的内涵。农村过年更有一种仪式感和神圣感,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农村就进入了过年的日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在一天天的期盼中,一步步走向过年的高潮——大年初一。
我家对面的年货市场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因为一年的劳作,只有到过年才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一年的粗粮素菜,只有过年才会吃上肉馅饺子、馒头肉菜;一年的破衣滥衫也只有到过年才会有新衣新鞋。即使在那物资及其匮乏的年代,父亲也要买几斤肉,把年过得满院飘香,母亲也要给孩子们缝身新衣裳,那怕是用大人的旧衣改造,也要做得新颖时尚。所以过年是每个孩子一年的期盼,更是每个家庭最美的嘉年华。
我也曾多次设想趁过年放假带父母出去走走,结果所有的努力均告失败,因为父母的“年”就像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深深地扎根在了这里,人可以走,但“年”只能在这里过。
在这里,村民们都是几代人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乡亲,宗族亲戚的血脉关系,父一辈子一辈的乡邻关系,形成了一个纵横交织的亲情网。过年正是通过神圣的仪式将这种关系渲染、深化、传承、延续。过年期间家家都请来各路神仙、祖宗灵牌,祭拜、许愿、还愿,祈求家人平安,在神秘的仪式中,播撒了诚实、善良和感恩。
静静的小街洋溢着过年的悠闲所以,农村的年承载了家庭的骨肉亲情,承载了宗族的血脉传承,承载了乡邻的地缘感情,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传统。离开这里,不论把年过得多么豪华,也没有年的味道,更没有年的内涵。
所以回家过年不是为了热闹,更不为光耀门楣,而是为了父母那份过年的情结;为了我们这群五六十岁的兄弟姐妹仍像孩子一样围坐在他们身边,享受从儿时延续到现在的天伦之乐;为了感念在缺衣少食的岁月里,父母为我们创造的一个个“丰衣足食”的年;为了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的那浓浓的年味。
老家“大别墅”近年来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加,腿脚越来越不听使唤 ,尽管他仍然还是过年的主角,但过年的具体事务都必须由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代劳。虽然我从来都不信神,但我仍要在母亲的指挥下,搭建天地棚,摆放供神桌,张贴神灵码,焚香点蜡烛。当这些预备工作都做好了,母亲就像一位老领导,在我们儿女们的前呼后拥中,被搀扶着走向神前,端坐在事先准备的椅子上(腿疼跪不了),像作报告似的向神虔诚祷告。内容我也听不懂,反正都是说了无数遍的祷告词。感情恳切,语言流畅,阴阳顿挫,句句押韵,犹如唱诗一般。
虽然我们听不懂娘的神语,但神会听懂。在神的保佑下,愿父母健康长寿,愿所有的亲人、朋友幸福平安,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