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时代的中医药记忆
人生如一列火车,每一站有人上有人下。火车经行过许多地方,总有沿途的风景,你忘了,但有人替你记得。
实习的初期,高中兄弟澎哥来京出差,相约见面。吃饭间,回忆起旧时光来。他忽然讲起一个他的朋友讲给他听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却是我……
阳光之下,百草丰茂。一个书生怀抱一书,时时着眼于书,时时游目于草,依稀书名《本草纲目》,书生时取一草,快然自得期间。铃声响起,匆匆归去……
我大为惊奇,这真的是我吗?澎哥笑云,不是你还能是谁?
高中时酷爱化学,最后报考中医药大学。如今回想 似乎有意无意之间,高中时期已浸于中医药久而不知也。
初中时代是没有太多的书可以读,到了高中进了城,城中有书店若干,最爱新华书店,可坐而读书而无人驱离。而偏爱传统文化,于是经史子集及科普诸书能得读者皆略读之。高二时于一书序见“《易经》与《黄帝内经》相参,故欲深明《易经》,《黄帝内经》当读。”于是高二下半年遂把《内经》收到课桌内。
上半年时,入新舍。舍友喜夜谈,尝至寅时中,余苦之。幸亏随身带着一个收音机,常听以蔽之。接触收音机是初三的时候,父亲送我的,从此便喜爱上这个声音里的世界。
晚上的收音节目,经常是养生和卖药的,一般半个小时讲养生,剩下半个小时观众热线。时不时听得一耳朵,也多少知道一些养生知识,到热线的时候就有些困顿——当然也是不喜欢听,竟然舍友相嘻间也能安眠,于是舍友皆敬余。
高二上半年寒假的时候,有一个人新的老先生上线,名岳奇峰。讲的东西不只是养生,还涉及一些概念。阴阳五行什么的,颇为新奇,我还随手做了笔记,其人也常提《内经》,于是越加好奇。
旧时笔记其实这个时候,并不懂什么中医不中医……也就是听听罢了,家乡向来看病,首选抗生素消炎药,所以小时候吃药很少有中成药,偶尔草药清火,不知是中药也。
于是始读《内经》,其实实在是一轮复习无聊,中午他人皆睡,余素无午睡习惯,遂于中午读。其书甚厚,班主任笑曰“是书可做砖头也!”而内经所论,越觉好玩。而后于书店得见《针灸甲乙经》,彼时丝毫不知针灸为何物,以为为武林秘书,又收入书架。
所谓浅注hhh读而浅注之,而后见《汤头歌诀》,以为烹饪书……唯《针灸百日通》知其为治疗之书,不过读来闲玩,而后又收《常见病的治疗——现代人的〈肘后备急方〉》,那时每天有值日班长,最后可以在班级日志上发挥点自己的东西。每每到我,常写养生方法。又以藿香正气治疗冬日伤寒,略觉神奇。
高二百年校庆,迁入新校区。于是高二下半年时,校长为提升新校区的活动,倡议兴建社团。班主任坤哥笑云“你来搞个中医社?”余笑而起,写了一页策划书,社团名曰“岐轩社”,宗旨“医道天下,爱传万家。”交了上去。过了几天,坤哥说“校长说马上高三了,就别搞了。”余然之。
彼时又喜写词,无意得古之辞藻小学集,曰《幼学琼林》,不知为何,屡观医篇,而后手痒,做一诗云:
身居岐轩下,手置青乌旁
起眼观杏林 ,又有几人康
如今再看,不忍赞叹彼时竟有此时心……
可能,入中医之门可能冥冥之中,已经注定……
而今澎哥提此事,余思之良久,忽念起一书,余移开书架,一本皱皱的书出现在眼前《民间草药辨识及应用经验》,上面竟还有着我那时的题字“医道传天下,健康满人间。此书,心不正者,勿视,视则有伤!”,抚摸着题字,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