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评简书电影院

豆瓣9.6,这部白衣天使“抗疫”纪录片,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旧故麻袋

让光阴记载生命中的逆行者!

——《中国医生战疫版》

文丨旧故麻袋

2019年,一部名为《中国医生》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国内六家大型三甲医院,与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来了一场近距离的面对面,用温情、责任、矛盾和希望,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医患故事。

人们对医生这一角色其实并不陌生,生活中的我们总有感冒咳嗽、小伤小痛去医院看病的时刻,但对医生这一职业却充满了不理解。

《中国医生》恰到好处的切入中国医患关系的“痛点”,多视角呈现医生这一职业的多面性,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医生”的存在。

于医生而言,要拯救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生命背后的家庭。

最近,《中国医生》纪录片的导演团队又带来了新作《中国医生战疫版》,深度记录从新冠疫情爆发到四月底医疗队凯旋期间在医护群体的抗疫温情故事。

《中国医生战疫版》

《战疫版》是当下对疫情记录最详细、最全面的纪录片,惊讶于纪录片背后导演摄制组的勇敢,原来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仅有不顾生命安危奋战在一线的医生,还有不顾生命安危深入疫情一线的媒体人。

是他们的勇敢和无畏,让我们看到了武汉4家医院、8个医疗队、30多名医护、20余名病人的深度记录。是他们60天连续不断的坚持,让世人看到了武汉抗击疫情的“缩影”,全景式呈现中国特色的超级医疗救治体系在抗击疫情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战疫版》用镜头将我们带回到4个月前的抗疫一线,急驶的救护车、空荡的街道、穿梭的消毒人员、防护齐全的医务工作者······“魔幻”已不足以形容当时的生活状态。

不在湖北或许感触不会那么深,而我当时被困在和武汉接壤的汉川,气氛也是相当紧张,每天都会有巡逻车在小区附近播报“不能出门”的广播;街道被层层铁皮包裹,阻隔了道路;小店、菜场大门紧闭,吃不到鲜肉和鲜鱼,只能靠年前囤下的香肠和腊鱼度日;手机上满是新增数据和新闻;等待着新增数据的下降,等待着解封的通告;心态从一开始的紧张、焦虑、愤懑,到最后陷入麻木······

但镜头里的医生来不及焦虑,只有时刻保持冷静才能拯救更多的人。他们真实,有血有肉,也会害怕,也有喜怒哀乐。

有被病患感染,在隔离期间锻炼身体、乐观善良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余昌平;有年近60岁做了心脏支架还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发热门诊的杨主任;有长住医院50天没回家的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副院长余开焕;有疫情期间无法与母亲拥抱只能隔着铁栅栏握手的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陈晓蓓;有支援工作不间断写日记给天堂的奶奶分享感受的西交大一附院援鄂护士荔缘······

脱去白大褂,他们也是普通人,是别人的孩子、父母、亲人。正如主题曲唱得那样:“是谁的子女,是谁的父母,又是谁的家人,年夜饭上告别爸妈,是战士拿起了枪,走上了战火无声的边疆······”

危重病房里,医务工作者们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在病房内他们要时刻掌握病人的情况,在病房外他们要紧急开会讨论诊治方案,休息对他们来说是奢侈的,片刻也不能懈怠,只有24小时的神经紧绷,才能从死神的手中夺回这些生命。

酒店、公交、病区、手术室,医务工作者的身影是疲惫又忙碌的,如果没有这些镜头的记录,我们虽然也能想象医生的救治工作有多难,但有了这些镜头,通过镜头我们就能看到要打胜这场战疫的艰辛,我们才会真切感受到“逆行者们”的了不起。

纪录片中,镜头是克制的,大多数是对这场疫情客观的记录,并未一直焦聚在医生身上,也并未从媒体的角度去歌颂、神化医务工作者,这一点,难能可贵。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既要让观众感同身受,又要让观众对医务人员充满敬意,但这一些都仅仅又只是点到为止。

医生是平凡的英雄,用“医者仁心”做注脚,与“疾病”搏斗,给“患者”信心,让“生命”延续,将“希望”点燃。

经过这一战,大家未来或许能更好的相信医生、尊敬医生,少一些“医闹”,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患者与医生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只有与医生统一战线、相互扶持,才能战胜“疾病”,幸福生活。

纪录片平平淡淡,却总能在细节中让你感动,眼泪不值钱,这段时光,是灰暗的,但这些英雄,值得被铭记,值得被看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